[发明专利]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C-N自组装纳米多层薄膜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3954.6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赵晓宇;乔丽;段泽文;张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23C14/02;C23C14/16;C23C14/35 |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磁控溅射 技术 制备 mo 组装 纳米 多层 薄膜 方法 | ||
1.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C-N自组装纳米多层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基材清洗、氮气吹干后放入磁控溅射腔体;抽真空,同时将基材加热到100~200℃并保持至制备过程结束;当腔体内压强达到1.0×10-3Pa后通入高纯氩气,调节氩气流量至20~40sccm,腔体压强至2.0~5.0 Pa,进行偏压清洗以除去基材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2)调节腔体压强至0.40~1.0 Pa,偏压至-50~-150 V,打开直流电源溅射Ti靶材沉积Ti中间层;
(3)同时引入氩气和氮气作为工作气体,设置氩气和氮气流量分别为20~40 sccm和1~2sccm,固定氩气和氮气流量比为20:1,开启射频电源溅射二硫化钼和碳靶材,得到Mo-S-C-N自组装纳米多层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C-N自组装纳米多层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基材为单晶硅片或不锈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C-N自组装纳米多层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基材的清洗时将基材依次放入丙酮、无水乙醇中,分别超声清洗10~20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C-N自组装纳米多层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偏压参数设置为-300~-500 V,频率2~10kHz,占空比20~50%,清洗时间10~20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C-N自组装纳米多层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直流电源电流设置为0.5~1.0A,沉积时间为10~30分钟,得到沉积100~300nm厚的Ti中间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Mo-S-C-N自组装纳米多层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二硫化钼和碳靶材的溅射功率分别为200~300W和100~350 W,沉积时间为30~18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39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润滑条及其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