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1183.7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6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菁;陈蕾;杨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0;E02B3/02;E03F5/2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道 水环境 治理 方法 | ||
1.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河道内,沿河岸挡墙用隔水墙和保土桩隔离河道内水体,设置近岸带,近岸带内设置生态浅水区和局部深水区;所述生态浅水区和局部深水区的底部填充河道淤泥后再铺盖生物填料层,生态浅水区的生物填料层上种植水生植物,浅水区水深控制在20~30cm;所述的局部深水区设置在入河排口处下方,局部深水区水底高程低于入河排口;在近岸带内定点设置污水提升泵,集中收集近岸带内的各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系统或进入独立水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墙为亚克力板,固定于保土桩的内侧,隔水墙顶部高度高于河道常水位10~20cm;所述保土桩为木桩、混凝土桩,固定于河床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土桩与隔水墙为一体结构,材料为塑钢拉森板桩,固定于河床下,顶部高度高于河道常水位10~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态浅水区与局部深水区通过斜坡状过渡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1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