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区域行停车辆的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0311.6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5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昝雨尧;潘敏荣;赵坡;汪思涵;戈悦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8G1/065 |
| 代理公司: | 苏州见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21 | 代理人: | 袁丽花 |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牌 识别 数据 区域 车辆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区域行停车辆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预设区域内外的车牌识别数据;
步骤S2:基于所述车牌识别数据进行所述预设区域内的行车识别,实时获得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时段行车车辆指标,时刻行车车辆指标,驶入车次指标,驶出车次指标和过境车辆指标;
获取时段行车车辆指标的方法包括:提取出在目标小时内被识别到且卡口位置是所述预设区域内部的车辆,将所提取的车辆计入目标时间的时段行车车辆指标;
获取时刻行车车辆指标的方法包括:比较同一辆车前后两次相邻记录,若所述同一辆车的第k条记录的时间在目标时刻之前且卡口位置是内部,所述同一辆车的第k+1条记录的时间在目标时刻之后,同时两条记录属于同一辆车的同一次出行,则将所述同一辆车计入目标时间的时刻行车车辆指标;其中,k为自然数;
获取驶入车次指标的方法包括:比较同一辆车前后两次相邻记录,若所述同一辆车的第k条记录的卡口位置是外部,且所述同一辆车的第k+1条记录的卡口位置是内部且经过时间在目标小时内,则将所述同一辆车计入目标时间的驶入车次指标;其中,k为自然数;
获取驶出车次指标的方法包括:比较同一辆车前后两次相邻记录,若所述同一辆车的第k条记录的卡口位置是内部,且所述同一辆车的第k+1条记录的卡口位置是外部且经过时间在目标小时内,则将所述同一辆车计入目标时间的驶出车次指标;
获得过境车辆的方法包括:提取出目标小时被识别到且卡口位置是内部的车辆,再提取同一车辆同一次出行的起点和终点,若起终点的卡口位置均是外部,则计入目标时间的过境车辆。
步骤S3:基于所述车牌识别数据进行所述预设区域内的停车识别,实时获得或者预测所述预设区域内的停车车辆指标和停车特征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区域行停车辆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停车识别包括判断停车行为、判断停车地点和判断停车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区域行停车辆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停车行为包括若车辆同时满足时间限制条件和速度限制条件,则判断车辆的动作为停车行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区域行停车辆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限制条件为时间大于30分钟,所述速度限制条件为所述车辆的速度持续低于5km/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区域行停车辆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停车周期包括选取当天及当天前后预设天数的数据作为停车行为识别的分析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区域行停车辆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定义停车指标,所述停车车辆指标包括时段停车车辆指标,时段非完全停车车辆指标和时刻停车车辆指标,停车特征指标包括行停转化率指标,时变停车时长指标和停车车小时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03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