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汽车起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0066.9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3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李欢;付文晖;孙成伟;吴蒙;江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B60W20/00;B60W10/02;B60W1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林丽璀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汽车 起动 发动机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起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混合动力汽车起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将换挡离合器切换至滑磨状态并保持;在换挡离合器保持滑磨状态期间,控制发动机在主离合器处于半结合点时点火起动后,锁止主离合器;调节换挡离合器的主动端转速与轮端同步并锁止换挡离合器。本申请在主离合器处于半结合点时起动发动机,最大程度减小了起动发动机过程中的轴系扭矩抖动,并通过换挡离合器的滑摩控制有效隔绝了抖动,从而提高混动系统输出扭矩的平顺性,在车辆模式切换时保证良好的驾驶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起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主离合器和换挡离合器,发动机与电机之间由主离合器连接,电机与动力系统输出轴之间由换挡离合器连接,该类混合动力汽车能够单独通过发动机或电机驱动,也能够通过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从发动机不工作的纯电模式切换至发动机参与工作的混动模式之间的切换过程控制,亦即混动系统起动发动机过程控制。
发动机起动过程容易产生抖动,一方面是由于起动转速相对正常工作转速明显较低、进气过程稳定性较差、缸内温度和气流等燃烧环境较差,导致发动机起动过程相比正常工作过程稳定性差,扭矩和转速波动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发动机在被拖起的过程中经历由静至动、低转速至高转速的转速快速变化过程,由于发动机摩擦扭矩与其转速呈非线性变化,这种摩擦扭矩的快速非线性变化导致外部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拖动扭矩来刚好克服发动机的摩擦扭矩,加之发动机喷油点火后还会引入其自身快速变化(非稳定工作)的起动扭矩,使得整个过程更容易产生轴系扭矩、转速的波动。传统汽车在起动发动机过程中,由于车辆处在静止状态且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完全将发动机与轮端隔开,因此起动发动机不会影响轮端扭矩平顺性,而混合动力车辆由于需在行车中从纯电模式切换至混动模式,因而需要克服行车中起动发动机的扭矩平顺性问题,对混合动力车辆的驾驶性提出了新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起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与装置,可以提高混动系统输出扭矩的平顺性,在车辆模式切换时保证良好的驾驶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起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将换挡离合器切换至滑磨状态并保持;
在所述换挡离合器保持滑磨状态期间,控制发动机在主离合器处于半结合点时点火起动后,锁止所述主离合器;
调节所述换挡离合器的主动端转速与轮端同步并锁止所述换挡离合器。
其中,所述将换挡离合器切换至滑磨状态并保持,包括:
根据所述换挡离合器的滑磨点下调所述换挡离合器的油压直至所述换挡离合器连接电机的主动端的转速上升到第一转速;
保持所述换挡离合器的油压,并对所述电机进行调速以将所述第一转速提升至第二转速,使所述换挡离合器保持滑磨状态。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换挡离合器的滑磨点下调所述换挡离合器的油压直至所述换挡离合器连接电机的主动端的转速上升到第一转速,包括:
将所述换挡离合器的油压下调至滑摩点;
在所述滑磨点持续以第一预设速率下调油压,直至所述换挡离合器的主动端的转速上升到第一转速。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换挡离合器切换至滑磨状态的过程中,将所述主离合器的油压提升至所述半结合点。
其中,所述在所述换挡离合器保持滑磨状态期间,控制发动机在主离合器处于半结合点时点火起动后,锁止所述主离合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00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