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电容传感器实时测厚的智能抓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88457.7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岳睿;岳剑锋;赵衍才;王静;胡慧之;陶向东;彭蓉蓉;黄交宏;李小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47/74;G01B7/06 |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李翀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电容 传感器 实时 智能 抓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差动电容传感器实时测厚的智能抓举装置,解决了常规人工对较大钢材上料时的费时费力,上料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气缸首先向下推动真空吸盘至吸附固定住料框内的钢板,再带动钢板上升至运输盒上方,继而电机带动螺杆正反转动,即先带动运输盒至吸附有钢板的真空吸盘的下方,而后真空吸盘放气,将钢板放置于运输盒上,最后运输盒在带动钢板向运输台运动,直至运输台上悬空架设的挡板将钢板卡落在运输台上,即一个上料周期完成,此后不断重复上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上料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差动电容传感器实时测厚的智能抓举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在实际加工钢板过程中,钢板的上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在对体积较大的钢材上料时,人工上料的方式会费时费力,这就必不可少的需要一些自动化装置来代替人工。
目前,公开号为CN210365667U公布了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钢板进料轨道,包括轨道本体和限位装置,轨道本体上端设有滑槽,下端设有T型支撑块,T型支撑块底端的两侧设有多个螺孔;限位装置滑动设置于滑槽内,其包括固定块、连接块、限位块、限位螺丝和卡块,限位块位于滑槽内部,固定块位于轨道本体上方,连接块固定设置于限位块和固定块之间,固定块内部设置有通孔,连接块内部设置有螺孔,限位螺丝上端位于通孔内,下端呈圆锥状,位于螺孔内,并与螺孔螺纹连接,限位块内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与螺孔呈垂直状分布,且相互连通,卡块有两个,分别呈对称状设置于卡槽内部的两端,卡块内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
上述装置虽然能够对钢板进料时进行限位,但其在未对具体上料时进行说明,在遇到体积较大的钢板时,常规的人工上料的方式则会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双工位同时自动上料的差动电容传感器实时测厚的智能抓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差动电容传感器实时测厚的智能抓举装置,包括运输台与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台两端设有对称的运输机构与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包括料框与气缸,所述料框外周设有环绕固定于地面的支柱,所述支柱上靠近料框处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支柱顶部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气缸与所述支撑板中心处固定连接,其输出轴穿过支撑板且竖直面向所述料框,所述气缸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所述每一连接柱靠近料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压板,所述运输机构包括驱动部件与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槽口,所述插口内两端设有螺杆与限位杆,所述螺杆与所述槽口转动连接,其上设有对称且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每一螺纹上均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插口内两端固定连接,其与所述滑块同轴间隙连接,所述两滑块以底座中心对称,其上均固定连接有运输盒,所述运输台位于底座顶部,其两端架设有悬空的挡块,所述挡块底部与所述运输盒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其用以带动所述螺杆定位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工作时,气缸首先向下推动真空吸盘至吸附固定住料框内的钢板,再带动钢板上升至运输盒上方,继而电机带动螺杆正反转动,即先带动运输盒至吸附有钢板的真空吸盘的下方,而后真空吸盘放气,将钢板放置于运输盒上,最后运输盒在带动钢板向运输台运动,直至运输台上悬空架设的挡板将钢板卡落在运输台上,即一个上料周期完成,此后不断重复上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蜗轮与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螺杆中心处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底座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螺杆的驱动一是为了方便准确控制运输盒在螺杆上的行程位置,而是其带动蜗轮蜗杆的方式能够保证运输盒在停顿时保持稳定,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8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激光3D打印技术制备铜铬锆滑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