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85256.1 | 申请日: | 202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佘永新;马俊;郑鹭飞;王淼;曹振;王静;金芬;王珊珊;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54;B22F1/17;B82Y40/00;G01N21/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吕纪涛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u ag 纳米 复合材料 sers 基底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农药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得到的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以及利用所述SERS基底检测草甘膦的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基于抑制纳米酶抑制剂为原理,半胱氨酸可以抑制Au‑Pt纳米酶的活性,通过草甘膦络合二价铜离子再络合半胱氨酸,进而减弱半胱氨酸的抑制作用,再通过纳米酶催化TMB显色,用SERS测氧化产物OxTMB的信号从而间接定量草甘膦的含量,检测线性范围为1000ppm~10ppb,LOD值为5ppb。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主要抑制植物体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草甘膦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多类除草剂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在欧盟已被监管使用,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草甘膦列为2A类致癌物。目前草甘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HPLC、GC、LC-MS/MS和电化学检测法等。但是上述方法都具有检出限高和灵敏度低的缺陷,而SERS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单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如何利用SERS检测草甘膦的含量,则成为一个新兴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建立抑制纳米酶抑制剂的草甘膦间接SERS检测方法,成本低廉、检测范围宽、检出限低等优点,有望实现对草甘膦分子的灵敏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银水溶液、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硼氢化钠水溶液与水混合后,搅拌得Ag核溶液;所述混合时硝酸银水溶液、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和硼氢化钠水溶液中硝酸银、柠檬酸三钠和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1:6;
(2)将所述Ag核溶液与HAuCl4水溶液边搅拌边混合,加热至沸腾后,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持续沸腾10min,冷却得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硝酸银水溶液、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硼氢化钠水溶液的总体积与水的体积比为6.5:100。
优选的,所述硝酸银水溶液、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24;所述硝酸银水溶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0.1M,所述柠檬酸三钠水溶液中柠檬酸三钠的浓度为0.1M,所述硼氢化钠水溶液中硼氢化钠的浓度为25mM。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Ag核溶液、HAuCl4水溶液和抗坏血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25:24:(2~10);所述HAuCl4水溶液中HAuCl4的浓度为0.465mM,所述抗坏血酸水溶液中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1M。
优选的,所述Ag核溶液、HAuCl4水溶液和抗坏血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25:24:6。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所述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具有纳米的链状结构,在目标反应体系中只对氧化产物OxTMB有SERS信号,对TMB无SERS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在检测草甘膦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5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