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4769.0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安旭;李国庆;李马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00 | 分类号: | B65B35/00;B65B43/16;B65B43/30;B65B51/10;B65B5/10;B65B4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徐丹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拉罐 打包 装置 | ||
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盖体轨道(2),该盖体轨道(2)上的一段作为推盖装袋段(21),该推盖装袋段(21)的一端作为包装袋供应位(211),另一端作为盖体入袋位(212);包装袋供应位(211)处设有包装袋定位及张口组件(3);在盖体入袋位(212)和包装袋供应位(211)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抓袋组件(4),当抓袋组件(4)位于包装袋供应位(211)时,第一撑口件(41)能够伸入包装袋(00)的张口中,压袋块(42)与第一撑口件(41)配合能够夹持包装袋(00)张口一侧边沿;盖体入袋位(212)处设有撑袋口组件(5);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还包括一盖体推送机构(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易拉罐盖体生产时,先将金属料材经基本盖冲床冲压成基本盖,再经卷边机卷边、注胶机注胶后,由烘干机烘干,然后,这些盖体再在组合冲床上进一步成型及将拉环铆合于盖体上。
为了存放和运输的方便,易拉罐盖体在存放或运输时都是打包好的,这就需要一种将易拉罐盖体装入包装袋的打包装置。包装袋一般由纸制,且为长筒形,一端开口,如图14所示,故所谓打包,就是要将易拉罐盖体从包装袋的一端开口装入袋中,再将开口端粘合封闭。
国外,有见一些易拉罐盖体的打包设备的报道,但大多仅实现了打包过程某段自动化,整机也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目的是将盖体推送入包装袋中打包,且动作过程精准、顺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供输送叠置的盖体的盖体轨道,该盖体轨道上的一段作为推盖装袋段,该推盖装袋段的一端作为包装袋供应位,另一端作为盖体入袋位;
所述包装袋供应位处设有一包装袋定位及张口组件,该包装袋定位及张口组件能够将包装袋置于包装袋供应位上且保持张口状态;
在所述盖体入袋位和包装袋供应位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抓袋组件,该抓袋组件由一抓袋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在所述盖体入袋位和包装袋供应位之间移动;所述抓袋组件包括一第一撑口件以及压袋块,所述压袋块与第一撑口件相对设置,压袋块由压袋块驱动机构驱动能够接近或远离第一撑口件,使压袋块与第一撑口件配合具夹持作用;当抓袋组件位于包装袋供应位时,第一撑口件能够伸入包装袋的张口中,压袋块与第一撑口件配合能够夹持包装袋张口的一侧边沿;当抓袋组件位于盖体入袋位时,所述第一撑口件能够将包装袋袋口撑开并保持;
所述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还包括一盖体推送机构该盖体推送机构能够推送盖体穿过第一撑口件进入推盖装袋段处的包装袋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盖体入袋位处对应包装袋的袋口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撑口,当抓袋组件位于盖体入袋位时,所述第二撑口件也能够伸入包装袋的张口中,与第一撑口件共同作用将包装袋袋口撑开并保持;所述第一撑口件为圆弧形的板状体,第二撑口件也为圆弧形的板状体,第一撑口件和第二撑口件以其圆弧凹面相对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抓袋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撑口件,该第二撑口件随第一撑口件移动,当抓袋组件位于包装袋供应位时,第二撑口件能和第一撑口件一起伸入包装袋的张口中;当抓袋组件位于盖体入袋位时,所述第二撑口件能与第一撑口件共同作用将包装袋袋口撑开并保持。
上述方案中,所述推盖装袋段上靠包装袋供应位处还设有一包装袋后端限位组件,该包装袋后端限位组件由包装袋后端限位块以及限位块驱动机构,包装袋后端限位块在限位块驱动机构驱动下能相对机架升降;当盖体沿盖体轨道进入推盖装袋段的包装袋内时,所述包装袋后端限位块呈下降状态即阻挡定位包装袋的后端部。实际中,不设包装袋后端限位组件也可以,通过控制推送机构将盖体推入袋内的距离也能保证推入不过量不撑破包装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4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