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过滤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0254.3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淑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鲁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B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林秀香 |
地址: | 7352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过滤 污水处理 高效 沉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过滤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污泥过滤部分、过滤施压部分、电机、进水管路、排污组件以及排水池;池体用于容纳污水,污泥过滤部分用于过滤污水,过滤施压部分则用于对池体内的污水进行挤压,其可以从左右两侧以及上侧往复对污水进行挤压,以加快过滤后的水的排出速度,电机用于提供挤压污水的动力,进水管路用于向池体内供入污水,排污组件则用于排出池体底部所沉积的污泥,排水池用于对池体排出的水做进一步沉淀。本发明改变了原来的依靠重力的被动式沉降方法,通过过滤施压部分不断往复挤压,加快了污泥的沉降以及清水的排出,使污泥能快速汇集并沉积在池体底部,然后交由排污组件抽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中经常采用沉淀池进行场地积水沉淀,其作用是把水中的污泥、沙粒沉降出来,使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然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目前的沉淀池中,污泥、沙粒都是依靠重力自然沉降的,属于被动式沉降。由于是依靠重力自然沉降,因此沉降速度较慢,沉降时间较长,且所排出的清水也是在没有任何动力的情况下自然排出的,因此排水速度也比较慢。
而目前这种被动式的沉淀池属于非常常见的沉淀池,在各类隧道、地铁等下挖施工的工地中经常见到。但是发明人认为有必要对这种被动式的沉降方式进行改进,使沉降速度能够得到提成,沉降时长得到减少,同时清水的排水速度也能得到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重过滤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以使污泥、沙粒的沉降速度能够得到提成,减少沉降时长,同时还能加快清水的排水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重过滤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其包括:
池体,该池体由前后左右四个立面围合一个底面形成;其中,左立面的底部开设有左排水口,右立面的底部开设有右排水口,底面的中部具有用于收集污泥的下沉槽,该下沉槽由两个向下倾斜的坡面和一个水平的槽底构成,其中,两个坡面的底部分别衔接于槽底的左右两侧,顶部则与底面的水平部分衔接,且所述的槽底上设置有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
污泥过滤部分,该污泥过滤部分包括滤筒、第一滤网以及排水板;所述的滤筒竖直安装于所述下沉槽槽底的第一排污口之上,该滤筒为中空柱状结构,其顶部和底部均开口,四周为滤网层;所述第一滤网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下沉槽两侧的池体内,且第一滤网由池体的前立面延伸至后立面,并且其底部与池体的底面衔接;所述排水板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排水板分别与两个第一滤网相对固定且位于第一滤网远离下沉槽的一侧,排水板上均布有若干排水孔,各排水孔均配置有一个单向排水阀,且排水板也由池体的前立面延伸至后立面,并且其底部与池体的底面衔接;且,相对固定的一组第一滤网和排水板在池体内可同步左右移动;并且,所述的单向排水阀只有在排水板内侧的压力值比外侧的压力值高并且两侧的差值达到预定值时才能导通,除此之外,排水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水无法透过排水孔从排水板的一侧流至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鲁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鲁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乙醇铝包覆镍钴锰酸锂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施工用高效打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