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80032.1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1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杰;孙先涛;陈伟海;陶俊;胡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廖祥文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距 柔性 扁平 电缆 生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装置,包括沿电缆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张力辊,用于支撑输入电缆线并为输入电缆线提供张力;输入传送辊,用于调节输入电缆线间距;行星传送辊组,用于调节输出电缆线间距;第二张力辊,用于支撑输出电缆线并为输出电缆线提供张力;层压辊,用于将输出电缆线与聚酯树脂绝缘膜层压合以形成变间距FFC(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电路板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电缆(FFC)用于电路板之间的飞线链接,如可拆卸部件与主板之间的链接。它通过将扁平铜丝线与聚酯树脂绝缘膜层压合来形成列阵线缆,具有柔顺、可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等优点,而且无电磁屏蔽(EMI)问题,特别适用于有重复性弯曲折叠运动的那些联接。
与也用于链接目的的柔性印刷电路(FPC)板不同,FFC在其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化学蚀刻。因此,用FFC代替普通柔性电路板作为联接部分将减少大量的蚀刻化学品。两端变间距的FFC(PV-FF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FFC,可以链接不同尺寸的联接器端子。因此,它为下一代PCB组装--如小型电子设备的组装,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然而,PV-FFC的制造在工业上仍然没有很好地被解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用于制造变间距FPC的方法需要使用蚀刻化学品的光刻技术来完成,这种方法不够环保;
2)目前变间距FFC的制造方法可能会在导线上产生金属颗粒,因为转送辊与金属丝线之间存在相对滑动,这些颗粒可能会导致FFC桥接短路;
3)变间距FFC的制造方法还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丝线在间距调整传输期间,不能顺利进入正确的导线槽,导致丝线列阵的间距很难控制;
4)由于丝线和辊上导线槽之间有摩擦,目前变间距FFC的制造方法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变电缆丝线之间的间距。否则,在变间距过程中,丝线的跳槽现象可能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涉及的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的生产装置,包括沿电缆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
第一张力辊:用于支撑输入的金属丝线列阵并为其提供张力;
输入传送辊:用于调节输入的金属丝线列阵间距;
行星传送辊组:用于调节金属丝线列阵的输出间距;
第二张力辊:用于支撑输出的金属丝线列阵并为其提供张力;
层压辊:用于将输出的金属丝线列阵与聚酯树脂绝缘膜层压合,以形成变间距FFC。所述变间距FFC上具有最大间距D和最小间距d,且最大间距D和最小间距d平滑过渡。
上述输入传送辊上均布有多个连续平滑变间距的闭环变距导线槽,所述闭环变距导线槽组具有最大间距D和最小间距d,且最大间距位置与最小间距位置相位差为1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