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保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7119.3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核保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用户的交互信息,确定用户意图;在所述用户意图为核保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特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特征信息进行核保,得到所述用户的核保判别结果。本公开实施例可提高核保准确率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保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核保是保险业务流程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核保是指保险人对投保申请进行审核,决定是否接受承保风险,并在接受承保风险的情况下,确定承保条件的过程。
目前一般是人工核保或者通过自动化规则引擎进行核保,存在核保业务人员的工作量大、核保时间长和新险种上线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核保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核保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的交互信息,确定用户意图;
在所述用户意图为核保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特征信息进行核保,得到所述用户的核保判别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所述用户特征信息进行核保,得到所述用户的核保判别结果,包括:
将所述用户特征信息输入训练完成的核保判别模型中,输出所述用户的核保判别结果。
通过采用核保判别模型进行核保,可以充分利用之前的保单数据,迅速给出核保结论,且有利于模型更新,便于新险种的上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所述用户特征信息输入训练完成的核保判别模型中,输出所述用户的核保判别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训练集合,所述第一训练集合包括多个第一正样本和多个第一负样本,所述第一正样本的核保标签为通过,所述第一负样本的核保标签为不通过;
基于所述第一训练集合训练所述核保判别模型,得到所述训练完成的核保判别模型。
基于核保标签为通过的正样本和核保标签为不通过的负样本训练核保判别模型,可以提升训练出的核保判别模型的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用户意图为核保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特征信息,包括:
在所述用户意图为核保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初始申请信息;
对所述初始申请信息进行预处理和特征生成,得到初始特征信息;
将所述初始特征信息输入训练完成的信息完整性判别模型中,得到信息完整性判别结果;
在所述信息完整性判别结果为信息完整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特征信息确定为所述用户特征信息。
通过对用户的初始申请信息是否完整进行判断,在信息完整性判别结果为信息完整的情况下,进行核保,可以减少因信息较少造成的核保判别结果不准确的可能性,提升了核保判别结果的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用户意图为核保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特征信息,还包括:
在所述信息完整性判别结果为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获取用户提交的补充信息;
对所述补充信息进行预处理和特征生成,得到补充特征信息;
将所述初始特征信息和所述补充特征信息确定为所述用户特征信息。
通过在信息完整性判别结果为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在用户将信息补充完整之后,再进行核保,可以减少因信息较少造成的核保判别结果不准确的可能性,提升了核保判别结果的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7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