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共轴飞行器弹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4817.8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陈定平;李芳芳;李波浪;喻小鹏;孔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琳丽 |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飞行器 弹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共轴飞行器弹射装置,涉及无人机飞行技术领域,包括弹射外壳和设置于弹射外壳底部的底板护板,弹射外壳内安装弹簧蓄能组件和自动脱钩机构,弹射接驳处设置定位接驳锥,定位接驳锥用于共轴飞行器在蓄能状态下的固定,弹簧蓄能组件用于定位接驳锥的压缩蓄能,自动脱钩机构能够实现定位接驳锥的自动脱钩,进而使定位接驳锥在弹簧蓄能组件的蓄能作用下弹出,实现共轴无人机的弹射。本发明通过设置蓄能弹射机构,为共轴飞行器初始提供动能,增强了共轴无人机起飞速度,实现快速反应起降,适用于某些特殊场景的快速反应飞行,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飞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共轴飞行器弹射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按应用领域分类,无人机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可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民用方面,目前可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按尺度分类(民航法规),无人机可分为微型无人机、轻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以及大型无人机。
目前的微型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军事目的,因此对微型无人机本身搭载的监视、监听设备等任务载荷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微型无人机的小型化发展,整体质量越来越轻,机身的震动会比较明显,有时会影响任务载荷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于不同任务需要,对微型无人机的性能往往会有不同的需求,执行任务时,往往需要携带多个或多组执行不同任务的微型无人机。
传统单旋翼无人直升机因为需要平衡反作用扭矩与控制航向,因而必需配置尾桨,尾桨不仅需要消耗30%动力,而且导致结构复杂、体积大、可靠性差,无法实现小型化。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特点是具有绕同一理论轴线一正一反旋转的上下两副旋翼,两副旋翼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它们的反扭矩可以互相抵消,也就无需安装尾桨,机身长度可大大缩短,因此可实现小型化。此外,共轴双旋翼无人机还包括可垂直起降,飞行稳定性好,气动力对称,悬停效率比较高,对起降场地要求低以及使用便捷等特点,与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相比,其操纵效率明显有所提高,因此发展前景巨大。
然而,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比如地形复杂的山区、偏僻的山区、茂密的森林中,由于一些物体的遮蔽和干扰,终端的通讯信号和卫星信号微弱,无法实现正常的数据传输。在进行特殊或者正常作业时,常常需要到处寻找信号优良的区域,才可完成数据连接;或者,在茂密广阔的丛林之中,难以找到信号优良的区域。在现今解决方案中,采用自组网的方式可完成特定区域的数据信号覆盖和数据传输,但是普通的无人机往往难以飞跃茂密高大的丛林,达到组网预定高度。因此,如何提高无人机发射穿透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轴无人机的弹射装置,其通过提供蓄能弹射机构,增强共轴无人机起飞速度,实现快速反应起降,同时弹射式起飞形式还可使无人机穿越一定的柔性障碍物,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共轴飞行器弹射装置,包括弹射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弹射外壳底部的底板护板,所述弹射外壳内安装弹簧蓄能组件和自动脱钩机构,弹射接驳处设置定位接驳锥,所述定位接驳锥用于共轴飞行器在蓄能状态下的固定,所述弹簧蓄能组件用于所述定位接驳锥的压缩蓄能,所述自动脱钩机构能够实现所述定位接驳锥的自动脱钩,进而使所述定位接驳锥在所述弹簧蓄能组件的蓄能作用下弹出,实现共轴无人机的弹射。
可选的,所述弹射外壳内套设有弹射内桶,所述定位接驳锥和所述自动脱钩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弹射内桶内。
可选的,所述弹簧蓄能组件包括蓄能弹簧和用于压缩所述蓄能弹簧的弹簧压缩机构,所述蓄能弹簧安装于所述弹射内桶内;所述定位接驳锥上固定有中心托板,所述蓄能弹簧的底端固定,顶端连接所述中心托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