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空间利用的储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2989.1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2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王力波;魏文琪;黄茜;杨浩明;吴泽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B51/00 | 分类号: | A47B51/00;A47B87/02;A47B9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黄靖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利用 储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空间利用的储藏装置,包括动力模块、变向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动力模块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将储藏于地面的物品运输到天花板空间中;变向模块包括三合一卡爪、三合一轨道、滑车和法兰轴承,三合一卡爪用于夹持待运输的物品,三合一卡爪安装于三合一轨道上用于限制三合一卡爪运输轨迹,三合一轨道使运输物品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储藏柜的旋转姿态不发生变化;滑车连接在传动机构上;控制模块控制动力模块的启停以及实现本装置待运输物品定时启动关闭以及远程控制。本发明可解决小户型房型空间不足且放置杂乱的问题,满足日常储物,多环境利用,可解决家庭空间不足的情况,并产生同一空间的多功能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储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空间利用的储藏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条件下,国家越来越重视物联网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新兴技术逐步出现,对人们家居环境进行一定的改造,这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智能家居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而且舒适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据统计,2018年购房者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为27.8平方米。24.3%的购房者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0平方米,相当于三口之家住房不到60平方米,9.3%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受购房成本制约,一线城市人均居住面积27.5平方米,人均卧室个数达到0.73个,意味着未来的住房改善主要发生在一、二线城市。
基于目前人均住房面积较小这样一种现状,空间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将大大改善人们的住房环境和舒适度。
而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行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也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智能家居在很多内陆城市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很多企业逐步投入到智能家居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智能家居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在此过程中,政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进行支持,使智能家居物联网产业逐步成为中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点。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910417294.0,该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储物柜,置物盒活动设置在柜体中,通过控制组件控制电动组件使得所述置物盒拉出或收入,当需要取放物品的时候通过控制组件将置物盒抽拉出来,当不使用时,可以自动将所述置物盒隐藏起来,使得储物柜外观上简洁美观。但是该设计并没有针对空间利用方面进行考虑,说能针对的用户有限。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20354787.7,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隐藏储物盒,其储物盒内置于厨柜中,不锈钢板制成的橱柜包括下部框体和位于上部的上升主体;框体内设有控制上升主体升降的升降部件。能够容纳杂物等物品,且能够根据不同布局环境改变橱柜高度,同时能够轻松调节控制升降速度。但是这个设计依旧针对的是现有空间的隐藏,改造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问题,开发一种多空间利用的储藏装置解决小户型房型空间不足且放置杂乱的问题。在不影响家庭日常生活的条件下,满足日常储物,多环境利用,可解决家庭空间不足的情况,并产生同一空间的多功能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空间利用的储藏装置,包括动力模块、变向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将储藏于地面的物品运输到天花板空间中;
所述变向模块包括三合一卡爪、三合一轨道、滑车和法兰轴承,所述三合一卡爪用于夹持待运输的物品,所述三合一卡爪安装于所述三合一轨道上用于限制所述三合一卡爪运输轨迹,所述三合一轨道使所述运输物品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储藏柜的旋转姿态不发生变化;滑车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动力模块的启停以及实现本装置待运输物品定时启动关闭以及远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2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