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0910.1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祝银海;姜培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C7/18 | 分类号: | F02C7/18;F02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及其 冷却系统 | ||
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周壁,所述周壁内设有大体沿所述周壁的长度方向贯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通道,所述周壁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储存器,所述储存器用于储存吸热型碳氢燃料;
第一接管,所述第一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储存器相连,所述第一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以使所述吸热型碳氢燃料可经所述第一接管和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冷却通道内;
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储存器相连,所述第二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以使所述吸热型碳氢材料经所述第二接管和所述第二进口进入所述冷却通道内;
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在所述周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进口沿所述吸热型碳氢燃料在所述冷却通道内的流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进口下游,从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冷却通道内的所述吸热型碳氢燃料在流动至所述冷却通道内与所述第二进口对应的位置时已发生一定程度的热裂解化学反应,从所述第二进口进入所述冷却通道内的吸热型碳氢燃料瞬间被加热并开始发生热裂解化学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设在所述周壁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周壁的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周壁的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型碳氢材料从所述冷却通道流出时的温度为第一预设温度,从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冷却通道的所述吸热型碳氢燃料流动至所述冷却通道内与所述第二进口对应的位置时的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在所述第一接管上以控制从所述第一进口流入所述冷却通道的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流量,所述第二控制阀设在所述第二接管上以控制从所述第二进口流入所述冷却通道的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冷却通道内与所述第二进口对应的位置的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冷却通道内与所述第二进口对应的位置的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通道沿所述周壁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口与多个所述冷却通道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进口与多个所述冷却通道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周壁上还设有第三进口,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进口沿所述流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进口下游且与所述第二进口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还包括由所述周壁围成的燃烧室,所述周壁上设有喷料喷注板和凹腔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冷却通道内流出的所述吸热型碳氢燃料通过所述喷料喷注板和凹腔中的至少一个喷入所述燃烧室。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9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