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菱形挂篮后退拆除横向加长加固施工方法及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0424.X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光;陈二平;刘永明;冀荣华;席红星;杨永强;刘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贵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周游 |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形 挂篮 后退 拆除 横向 加长 加固 施工 方法 结构 | ||
1.一种菱形挂篮后退拆除横向加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前上横梁(3)上设置前上横梁加长段(6);
S2、在挂篮中部制作横向桁架系统(7);
S3、在底模系统(2)中的底前横梁和底后横梁上分别设置底前横梁加长段(9)和底后横梁加长段(11),在底前横梁和底后横梁上以及底前横梁加长段(9)和底后横梁加长段(11)上制作底前横梁桁架系统(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挂篮后退拆除横向加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1中,横梁加长段(6)的杆件选择长度为3.3米的36b槽钢双拼而成,悬挑段长度为1.3米,横梁加长段(6)与前上横梁(3)通过3组Φ32的紧固螺栓(8)连接而成,紧固螺栓(8)由精轧螺纹钢、锚固扁担、螺母组成,锚固间距由内向外依次为30cm、70cm,现场锚固加固后,横梁加长段(6)与前上横梁(3)之间的缝隙采用满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挂篮后退拆除横向加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2中,挂篮中部制作横向桁架系统(7)时,水平杆件选用36b槽钢(73)双拼而成,长度为4.07米;斜杆采用双拼28b槽钢(71),轴线长度为4.035米;挂篮中部两侧三角桁架水平方向采用16b槽钢焊接;横向水平加长段与原挂篮系统、斜杆采用焊接法兰和螺栓拧紧连接,斜杆通过加焊节点板(72)、螺栓与原挂篮系统连接;节点板(72)及法兰选用30mm厚钢板,螺栓采用M24高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挂篮后退拆除横向加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3中,挂篮后退时,吊杆系统需外延出翼缘板两侧,底前横梁和底后横梁长度均为12米;在体系转换时,在底前横梁加长段(9)和底后横梁加长段(11)与底前横梁和底后横梁处制作矩形的底前横梁桁架系统(10),底前横梁桁架系统(10)采用16b槽钢加工制作,水平间距为60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菱形挂篮后退拆除横向加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S4、内模拆除:中跨合龙段施工时,内模板选择钢模板配合竹胶板,采用搭设满堂支架完成混凝土浇筑;内模拆除时,先进行内滑梁拆除,内滑梁及钢模板利用卷扬机拖至梁面,配合塔吊吊放至地面,满堂支架按常规作业拆除;
S5、悬吊系统第一次结构体系转换:悬吊系统整体行走并下放前,将侧模及外滑梁下放至底前横梁和底后横梁上,使其随底模系统(2)整体移动及下落;利用倒链及钢丝绳将原锚固在梁面及悬吊于前上横梁(3)的外滑梁下落至底前横梁和底后横梁上,将倒链及钢丝绳拆除;在前上横梁加长段(6)端部以及底前横梁加长段(9)和底后横梁加长段(11)的端部加装4根Φ32精轧螺纹钢(4),安放千斤顶,并通过紧固螺栓(8)的安装,初步完成吊杆增设;利用千斤顶同步加压提升底模系统(2)和侧模系统(1)直至内侧的精轧螺纹钢(4)不再受力,拆除内侧的精轧螺纹钢(4),完成悬吊系统第一次结构体系转换;
S6、悬吊系统后退:利用全站仪测量放线挂篮后退轨道(5)的位置,铺设轨道枕梁、轨道(5)并抄平,利用现浇箱梁竖向精轧螺纹钢(4),通过反压梁锚固轨道(5),检查确认所有轨道(5)锚固牢靠;轨道(5)安装顺直,顶面保持水平,两侧轨道(5)高差不大于0.5cm;利用50t穿心式行走千斤顶同步牵引,使挂篮主桁架、模版悬吊系统同步后退;挂篮移动速度控制在10-20cm/min,主桁架后梢挂10t电动葫芦装置随挂篮后退速度收紧;挂篮移动过程中,左右桁架保持平衡,左右主桁架位移差控制在10cm以内,保证T构两端两只挂篮前移相差不超过1m;
S7、悬吊系统第二次结构体系转换:待挂篮后退至节段下方无任何影响时,按照悬臂浇筑前工况,通过原现浇箱梁翼板预留孔洞,穿入4根精轧螺纹钢(4)并进行紧固,恢复节段挂篮前行时悬吊系统安装,通过前上横梁(3)、挂篮中部千斤顶同步加压提悬吊系统直至外悬臂的精轧螺纹钢(4)不再承受拉力位置,拆除翼板外侧的精轧螺纹钢(4),完成悬吊系统的第二次结构体系转换;
S8、悬吊系统下放:悬吊系统下放时采用8台螺旋千斤顶加扁担配合方式,通过回顶使精轧螺纹钢(4)实现下落,当其中一根精轧螺纹钢(4)长度不足需要接长时,其余吊点停止工作,将待接长的精轧螺纹钢(4)通过U性卡扣对扣锁定,采用连接器接长并继续下放,4组连接器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下落时四组工人同时操作,直至悬吊系统落至平地处;
S9、悬吊系统拆除:悬吊系统下落至地面后,在系统侧方架立25t吊车,将侧模系统(1)连接螺栓解除,用吊车吊住侧模系统(1),待稳定后,逐块拆除侧模系统(1),拆模时,遵循先上后下,先附属后承重结构的顺序进行,并确保左右对称拆除;
S10、精轧螺纹钢(4)拆除:精轧螺纹钢(4)通过梁面向上紧收逐根拆除,放置于梁面,采用塔吊集中吊放至地面;
S11、挂篮菱形架拆除:挂篮拆除时先拆除前上横梁加长段(6)、底前横梁加长段(9)以及底后横梁加长段(11),两榀主桁架先用钢丝绳或倒链临时在主桁架两侧拉紧;拆除两榀主桁架间的门式桁架及两侧挂篮吊架;最后将主桁架按照安装的反向顺序分解,按照拆除的先后顺序将门式桁架、挂篮吊架及主桁架吊放至地面,挂篮系统拆除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贵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贵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4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化定位天线和可穿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升降机剪刀臂自动化焊接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