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470.8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7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关山月;杨雪婷;陆军;周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14;A61K31/366;A61P35/00;B82Y5/00;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蒿素 吲哚 超薄 滑石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包括:超薄水滑石纳米片,以及负载于其上的青蒿素或被聚合物保护的青蒿素和吲哚菁绿。其制备方法是:先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合成超薄水滑石纳米片,然后通过超声搅拌青蒿素、吲哚菁绿等功能分子与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合成所述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实现近红外,光声成像的同时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其中的青蒿素可进一步增强复合产物的治疗效率。该试剂有望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协同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癌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青蒿素吲哚菁绿/超薄水滑石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是目前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致死率极高。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通常会对正常组织与免疫系统产生较强的副作用。基于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目前新兴了几种新的治疗方法,如光动力学治疗(PDT)、光热治疗(PTT)、化学动力学治疗(CDT)、免疫治疗等都对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光动力学治疗可选择性破坏肿瘤部位而具有更强的可控性,相较于传统疗法,光动力学治疗具有一些优势,如可用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部位;部分光敏剂的毒性不强,其在肝脏和肾脏聚集后可成功代谢至体外,对器官不会造成伤害等,目前由光敏剂(Chem.Soc.Rev.2011,40,340-362)开展的光动力学治疗(PDT)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癌、皮肤癌、食道癌、膀胱癌、头颈部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有研究(CN201610129940.X)对光敏剂分子加以修饰组装,赋予其靶向肿瘤的性能,降低光敏剂的毒副作用的同时又实现了肿瘤的精准治疗与个性化治疗。而且光热治疗研究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如有机近红外染料(Biomaterials 2017,133,208–218、CN201810175594.8、CN201510611087.0),过渡金属纳米粒子(ACS Nano2016,10,1355-1362、CN201910371146.X),贵金属纳米材料(Angew.Chem.Int.Ed.2017,56,9029–9033、CN201510393447.4)等等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癌活性。但是,光稳定性较差,光热转化效率不高,价格昂贵也限制了以上药物的进一步应用。
然而,作为一种高效的药物载体,超薄水滑石纳米片(CN201811409530.6)由于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可显著增强与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良好的二维限域效应,从而能够增强客体分子的稳定性与效率。与传统的药物载体如二氧化硅(Adv.Funct.Mater.2015,25:384-392、CN201810864527.7)、四氧化三铁(ACS Nano 2019,13,5,5662-5673)、嵌段共聚物(Nat.Mater.2013,12,991–1003、CN201910618151.6)等相比,水滑石合成简单,成本低,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并且由于水滑石层板带正电,而细胞膜带负电,通过静电吸引可以更容易的进入到细胞中,有效提高细胞的摄取量。水滑石可在肿瘤细胞中进行生物降解,从而可将客体分子慢慢的释放出来,达到在病灶部位缓释药物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超薄水滑石纳米片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Nanoscale,2016,8,9815),还具有较高的药物负载量(Adv.Mater.2018,30,1707389)。所以选用超薄水滑石纳米片作为载体可有效解决药物分子不稳定以及靶向治疗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