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个串行接口设备间的相互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8754.5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彬;林海洋;韩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辰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17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行 接口 设备 相互 通信 方法 | ||
1.一种多个串行接口设备间的相互通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若干个串行接口的机电设备(1)分别通过对应的节点设备(3)挂载到CAN总线(2)上;
所述的节点设备(3)包括微控制单元(31)、CAN收发器(32)、控制器(33)和设备收发器(34),微控制单元(31)通过CAN收发器(32)与CAN总线(2)连接,设备收发器(34)的串行接口与机电设备(1)的串行接口一致,使机电设备(1)通过设备收发器(34)与微控制单元(31)连接;
步骤2:第一机电设备(101)向与第一机电设备(101)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301)发送串行接口数据,第一节点设备(301)的设备收发器(34)接收串行接口数据并将串行接口数据发送至微控制单元(31);
步骤3:第一节点设备(301)的微控制单元(31)将串行接口数据转换为CAN总线报文,并将CAN总线报文通过第一节点设备(301)的控制器(33)经CAN收发器(32)发送到CAN总线(2);
步骤4:CAN总线(2)将CAN总线报文发送至第二节点设备(302),第二节点设备(302)的CAN收发器(32)接收CAN总线报文,并通过控制器(33)将CAN总线报文发送至微控制单元(31);
步骤5:第二节点设备(302)的微控制单元(31)将CAN总线报文转换为串行接口数据,并通过设备收发器(34)将串行接口数据发送至第二机电设备(102),实现两个机电设备(1)之间的通信;
所述的CAN总线报文的ID包括信息标识、目标对象地址、源对象地址和指令;
所述的串行接口数据包括控制字段、CAN控制字段、CAN ID字段、CAN数据字段和校验字段,且控制字段、CAN控制字段、CAN ID字段、CAN数据字段和校验字段之间通过特殊标识符标识;
所述的控制字段、CAN控制字段、CAN ID字段、CAN数据字段和校验字段之间的特殊标识符依次为开始标识符、正文开始标识符、正文结束标识符和结束标识符;
所述的串行接口数据还包括非特殊标识符,即转义标识符,非特殊标识符插入在串行接口数据中该相同字节之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串行接口设备间的相互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信息标识、目标对象地址、源对象地址和指令的长度均固定,且目标对象地址的长度与源对象地址的长度一致并在通信过程中保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串行接口设备间的相互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非特殊标识符的长度为1字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串行接口设备间的相互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字段的长度为2字节;CAN控制字段的长度为1字节;CAN ID字段的长度为:标准ID为2字节、扩展ID为4字节;特殊标识符的长度为1字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串行接口设备间的相互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校验字段的校验方式为:奇偶校验、异或校验或CRC。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个串行接口设备间的相互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校验字段的长度为1字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辰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辰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7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