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漆包线的悬浮式模具涂漆成型方法及漆膜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7269.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练欢;严勤华;金筱琴;陈建国;沈云华;沈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洪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6 | 分类号: | H01B13/06;H01B13/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30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悬浮 模具 涂漆 成型 方法 漆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包线的悬浮式模具涂漆成型方法及漆膜成型模具,覆膜后的漆包线穿过定型模芯进入漆包炉,定型模芯通过成型腔去除漆包线表面多余的绝缘漆,同时漆液在成型腔内形成挤压力,使定型模芯保持悬浮状态;漆包线在走线时,定型模芯的高度随漆包线的走线高度自行定位,定型模芯的角度随漆包线的穿线角度竖直旋转。本发明能够使定型模芯在漆膜成型时随漆包线悬浮升降,具有漆包线不易破损、生产成本低和断线后方便拉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漆包线的成型方法及模具,特别是一种漆包线的悬浮式模具涂漆成型方法及漆膜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涂漆后的漆包线在进入漆包炉前需要先进行漆膜成型工艺,使漆包线表面的漆层厚度和圆度能够达到规定标准。传统的漆膜成型工艺是将漆包线穿过相互贴合的毛毡,利用毛毡的贴合面将漆包线表面的多余油漆擦去;但这种成型方式不仅对漆膜的尺寸难以控制,漆包线在持续走线过程中还会在贴合面位置留下明显的折痕,使毛毡在折痕位置无法对漆膜擦拭完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对漆包线的漆膜成型方法是在漆包机上设置一个固定的成型模具,通过将漆包线穿过成型模具的内孔,使漆膜在穿过模具内孔后能够形成与内孔直径相同的外圆尺寸,从而有效提高漆膜的成型精度。但由于漆包线在走线时会随设备产生上下浮动,导致其在漆膜成型时经常会以一个倾斜的角度穿过成型模具,从而造成漆包线的折弯和表面压痕,影响漆包线的加工质量存在断线风险。同时为了保证漆包线的成型质量,工艺对成型模具的位置精度也具有较高要求;这就造成了成型模具自身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也需要相应提高,从而提高了对成型模具的生产和使用成本。
此外,由于漆包线的生产线均采用流水线式的一体成型结构,即漆包线从初始的拉丝开始到最终的成品卷绕均在一条生产线内完成;而该方式一旦出现断线问题时,会导致漆包线的断线处在张力作用下直接脱离加工设备,同时位于前段位置的漆包线也会因无法维持拉直状态而从生产线上脱落。从而使生产人员需要在断线后对漆包线从初始工艺处进行重新拉线,拉线距离较长,工作量较大。因此,现有用于漆包线的漆膜成型模具存在漆包线容易破损、生产成本高和断线后拉线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包线的悬浮式模具涂漆成型方法及漆膜成型模具。它具有漆包线不易破损、生产成本低和断线后方便拉线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漆包线的悬浮式模具涂漆成型方法,覆膜后的漆包线穿过定型模芯进入漆包炉,定型模芯通过成型腔去除漆包线表面多余的绝缘漆,同时漆液在成型腔内形成挤压力,使定型模芯保持悬浮状态;漆包线在走线时,定型模芯的高度随漆包线的走线高度自行定位,定型模芯的角度随漆包线的穿线角度竖直旋转。
前述的一种漆包线的悬浮式模具涂漆成型方法所用的漆膜成型模具,包括位于漆包机前端的放置架,放置架上设有若干浮动槽,浮动槽包括相互连通的放置槽和走线槽,放置槽和走线槽的端部分别与外部连通,放置槽内设有自由升降的定型模芯,定型模芯内侧设有用于走线的成型腔。
前述的漆膜成型模具中,所述成型腔的外形为圆锥形,成型腔的圆锥角角度为10°~35°。
前述的漆膜成型模具中,所述浮动槽的上表面与外部连通,浮动槽的底面与放置架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隔。
前述的漆膜成型模具中,所述放置架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涂漆辊和烘炉之间的漆包机上。
前述的漆膜成型模具中,所述放置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放置架呈两排设置在漆包机上,两排放置架之间的横向位置相互错位。
前述的漆膜成型模具中,所述走线槽外侧的放置架上可拆卸连接有位于定型模芯左右两侧的夹板,夹板的边缘延伸至定型模芯的外壁内侧,夹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放置架的侧壁,两侧夹板的上端经线丝相互连接,线丝的中部连接有套环,套环顶部经盖板连接放置架。
前述的漆膜成型模具中,所述线丝穿过套环后形成开口向外的折角,折角的角度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洪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洪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