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模具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7019.2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陶诚;佘本龙;谭峥;邱大金;熊永帅;邓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523662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模具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排气模具结构,包括动模仁和定模仁,动模仁和定模仁限定出容纳待成型物的型腔;定模仁包括中心镶件和环绕中心镶件设置的外模仁,中心镶件与外模仁的接合面设置有连通型腔的第一排气槽;动模仁和定模仁的合模面设置有连通型腔的第二排气槽;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均包括溢气槽和排气道;溢气槽的一端连通型腔,另一端连通排气道;排气道的深度大于溢气槽的深度。本发明的排气模具结构改善了模具的排气效果,可以有效避免模具注塑过程中出现困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机合模注射热熔状的塑料时,热熔状的塑料在型腔内流动挤压型腔内的空气,如不能有效地排出空气,就会造成困气,使产品出现注不满或烧胶等产品质量问题。
现有的模具主要通过在在合模面利用排气槽进行排气。一般地,排气槽的一端连通型腔,另一端连通外界,注塑过程中型腔中的气体通过排气槽排至外界。此外,排气槽的深度一般保持不变,且其深度不高于塑料的溢边值。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因为部分模具体积较大,所需的排气槽长度较长,容易出现灰尘及碎屑堵塞于排气槽后半段导致出现困气的问题,从而使产品出现烧胶等不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模具结构,来解决较长排气槽的后半段容易出现堵塞导致出现困气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气模具结构,包括动模仁和定模仁,所述动模仁和所述定模仁限定出容纳待成型物的型腔;
所述定模仁包括中心镶件和环绕中心镶件设置的外模仁,所述中心镶件与所述外模仁的接合面设置有连通所述型腔的第一排气槽;
所述动模仁和所述定模仁的合模面设置有连通所述型腔的第二排气槽;
所述第一排气槽和所述第二排气槽均包括溢气槽和排气道;
所述溢气槽的一端连通所述型腔,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气道;
所述排气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溢气槽的截面积,其一端与所述排气模具结构的外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排气道包括用于排出气体的至少两条第一竖向排气道和至少一条连通所述第一竖向排气道的横向排气道;
所述溢气槽间隔设置;
所述横向排气道靠近所述型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溢气槽连接的第二竖向排气道。
可选地,所述溢气槽的槽高不大于所使用塑料的溢边值。
可选地,所述溢气槽为一矩形槽;所述溢气槽的高度为0.02mm-0.04mm,所述溢气槽的长度为2.0mm-5.0mm。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气槽设置于所述中心镶件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排气槽设置于所述动模仁的合模面上。
可选地,所述中心镶件的侧面至少包括相邻设置的A侧面和B侧面;所述第一排气槽至少包括A侧排气槽和B侧排气槽;所述A侧排气槽开设于所述A侧面上,所述B侧排气槽开设于所述B侧面上;
所述定模仁的合模面至少包括C合模面和D合模面;所述第二排气槽至少包括C侧排气槽和D侧排气槽,所述C侧排气槽开设于所述C合模面上,所述D侧排气槽开设于所述D合模面上。
可选地,包括负压抽气系统;所述负压抽气系统通过管道与所述A侧排气槽、所述B侧排气槽、所述C侧排气槽和所述D侧排气槽分别连通;
所述A侧排气槽、所述B侧排气槽、所述C侧排气槽和所述D侧排气槽两两互不连通;
所述负压抽气系统通过给予不同管道不同的负压差以抽出所述型腔中所述成型物中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