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模具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7019.2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陶诚;佘本龙;谭峥;邱大金;熊永帅;邓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523662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模具 结构 | ||
1.一种排气模具结构,包括动模仁(1)和定模仁(2),所述动模仁(1)和所述定模仁(2)限定出容纳待成型物的型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模仁(2)包括中心镶件(21)和环绕中心镶件(21)设置的外模仁(22),所述中心镶件(21)与所述外模仁(22)的接合面设置有连通所述型腔的第一排气槽(23);
所述动模仁(1)和所述定模仁(2)的合模面设置有连通所述型腔的第二排气槽(11);
所述第一排气槽(23)和所述第二排气槽(11)均包括溢气槽(101)和排气道(102);
所述溢气槽(101)的一端连通所述型腔,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气道(102);
所述排气道(102)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溢气槽(101)的截面积,其一端与所述排气模具结构的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道(102)包括用于排出气体的至少两条第一竖向排气道(1021)和至少一条连通所述第一竖向排气道(1021)的横向排气道(1022);
所述溢气槽(101)间隔设置;
所述横向排气道(1022)靠近所述型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溢气槽(101)连通的第二竖向排气道(10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气槽(101)的槽高不大于所使用塑料的溢边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气槽(101)为一矩形槽;所述溢气槽(101)的高度为0.02mm-0.04mm,所述溢气槽(101)的长度为2.0mm-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槽(23)设置于所述中心镶件(21)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排气槽(11)设置于所述动模仁(1)的合模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镶件(21)的侧面至少包括相邻设置的A侧面(211)和B侧面(212);所述第一排气槽(23)至少包括A侧排气槽(231)和B侧排气槽(232);所述A侧排气槽(231)开设于所述A侧面(211)上,所述B侧排气槽(232)开设于所述B侧面(212)上;
所述定模仁(2)的合模面至少包括C合模面(201)和D合模面(202);所述第二排气槽(11)至少包括C侧排气槽(111)和D侧排气槽(112),所述C侧排气槽(111)开设于所述C合模面(201)上,所述D侧排气槽(112)开设于所述D合模面(20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抽气系统;所述负压抽气系统通过管道与所述A侧排气槽(231)、所述B侧排气槽(232)、所述C侧排气槽(111)和所述D侧排气槽(112)分别连通;
所述A侧排气槽(231)、所述B侧排气槽(232)、所述C侧排气槽(111)和所述D侧排气槽(112)两两互不连通;
所述负压抽气系统通过给予不同管道不同的负压差以抽出所述型腔中所述成型物中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0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