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交流充电时的电子锁解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3951.8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梅;袁中;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交流 充电 电子锁 解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交流充电时的电子锁解锁方法,PEPS ECU探测智能钥匙与各低频天线间的相对位置;通过低频天线对智能钥匙身份进行识别;低频天线将测得的钥匙坐标传送给PEPS ECU;PEPS ECU通过CAN总线将相应的电子锁解锁操作指令发送给BMS;BMS接收到PEPS ECU的解锁操作指令后,通过CAN总线向OBC发出将充电电流降到安全设定值以下;OBC接收指令并根据BMS的请求降低输出电流至安全设定值以下,再将电子锁解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交流充电过程中电子锁能够实现智能解锁;其结构合理,运行稳定可靠,有效解决电子锁不易插拔或不安全随便插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的电子锁解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车交流充电时交流充电座上的电子锁智能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有交流、直流、无线充电等三种方式,其中国家标准强制要求交流充电电流>16A时需安装电子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了解电动汽车结构及国家标准要求,因此,现有技术在增加电子锁后就会可能出现客户在充电过程中临时有事处理急需用车,由于电子锁锁止后没有收到停止充电指令无法解锁,客户暴力操作导致充电设备故障,甚至造成安全问题;或设置可随意插拔充电枪,在充电过程中无法排查他人拔除正在充电的充电枪,导致驾驶者的车无法继续充电等情况发生。
但是,在本领域公开的技术文献资料中没有记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的相关技术方案,也没有此类技术方案公开应用的报导。
仅检索到与上述问题相关的专利技术文献: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座电子锁寿命测试仪及其测试控制方法(CN201811380047.X),其技术方案是:该测试仪包括外壳、显示屏、两个直流电源、四个固态继电器、可编程控制器、端子台、四个继电器、漏电开关、散热风扇以及显示屏采用了固态继电器作正反向换向,提高了仪器使用寿命;引入工业级PLC控制方式,增加了运行可靠性稳定性;使用了触摸屏,方便操作人员设置更改参数,直观查看检测结果。本发明采用固态继电器控制电子锁正反向反复动作,通过PLC程序实现自动化测试,可一次性同时测试5个电子锁,每一路可单独设置开启与否,检测结果直接实时显示在触摸屏上。
显然,该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并没有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交流充电时的电子锁解锁方法,其目的是解决充电过程中电子锁不易解锁或不安全随便插拔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电动车交流充电时的电子锁解锁方法,所述的电动车设有整车控制器(VCU)、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载充电机(OBC)、无钥匙系统电控单元(PEPS ECU)、智能钥匙;所述的电子锁为充电电子锁;
在充电状态下需要智能解锁时,所述的无钥匙系统电控单元(PEPS ECU)探测智能钥匙与各低频天线间的相对位置;当智能钥匙处于一定范围内,无钥匙系统电控单元(PEPSECU)通过低频天线对智能钥匙身份进行识别;低频天线将测得的钥匙坐标传送给无钥匙系统电控单元(PEPS ECU);
若智能钥匙合法,则无钥匙系统电控单元(PEPS ECU)通过CAN总线将相应的电子锁解锁操作指令发送给整车控制器(VCU)、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BMS)接收到无钥匙系统电控单元(PEPS ECU)的解锁操作指令后,通过CAN总线向车载充电机(OBC)发出将充电电流降到安全设定值以下的指令;
车载充电机(OBC)接收指令并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指令降低输出电流至安全设定值以下,再将电子锁解锁。
若需要停止充电,人工按动交流充电枪上的停止充电按钮,停止充电,既可拔出充电枪。
所述的充电电流降到安全设定值为16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