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PGA的直流继保测试仪重合闸测试功能的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168.1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3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攀;常宝波;谢悦海;张昆;周震;王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扬新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327;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徐莉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pga 直流 测试仪 合闸 测试 功能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直流继保测试仪重合闸测试功能的实现方法,包括测试仪和直流继电保护装置,测试仪包括模拟量输出口A0、开关量输出口B0和三路开关量采集接口BI,直流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模拟量采集接口AI、开关量采集模块BI和两路开关量输模块BO,测试仪模拟量输出口A0连接直流继电保护装置(以下简称继保)模拟量采集接口AI,测试仪开关量输出口BO及其一路开关量采集接口BI并联于继保开关量采集模块BI,另两路开关量采集接口BI分别电连继保两路开关量输模块BO。整个测试仪装置等同于测试现场的自动重合闸装置,利用FPGA并行处理特点,重合闸功能逻辑由FPGA实现,利用测试仪模拟自动重合闸装置,减少了整个测试系统的操作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FPGA的直流继保测试仪重合闸测试功能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配电网分布广泛、结构复杂以及绝缘水平不高等特性,给运营维护上造成了许多缺陷,以至于配电线路上故障频发。故障类型主要表现为瞬时故障与永久故障,当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将会使电力系统再次受到短路电流的冲击,不利于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而实际中绝大多数故障都是瞬时的,为了减少线路因瞬时故障导致的停电事故,在配电网络中都会加装一个自动重合闸装置。
在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中,重合闸装置起了很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重合闸装置是根据配电柜中直流继电保护装置(简称继保)发出的动作信号做合闸或分闸动作,若直流直流继电保护装置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发出了错误的动作信号,将对电力系统以及电气设备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故如何判定所接入电力系统中直流直流继电保护装置重合闸功能的好坏,是解决重合闸误动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直流继保测试仪重合闸测试功能的实现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FPGA的直流继保测试仪重合闸测试功能的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FPGA的直流继保测试仪重合闸测试功能的实现方法,包括测试仪和直流继电保护装置,所述测试仪包括模拟量输出口A0、开关量输出口B0和三路开关量采集接口BI,所述直流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模拟量采集接口AI、开关量采集模块BI和两路开关量输模块BO,所述测试仪模拟量输出口A0电连接继保模拟量采集接口AI,所述开关量输出口BO及其一路开关量采集接口BI并联于继保开关量采集模块BI,另两路所述开关量采集接口BI分别电连继保两路开关量输模块BO。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测试仪通过网口实现与PC端的双向通信,实验参数通过PC端下发,测试仪将回采的直流继电保护装置重合闸时间特性参数返回至PC端显示。
一种基于FPGA的直流继保测试仪重合闸测试功能的实现方法,所述FPGA设计流程如下:
S1、测试仪在空闲状态中接收CPU下发的重合闸实验限时、重合闸故障电流值等试验参数,接收到CPU发送的实验启动信号后,状态跳至检测断路器位置;
S2、在检测断路器位置状态中,测试仪的一路开关量采集接口BI采集测试仪的开关量输出口BO的当前状态;
S2-1、若开关量输出口BO处于合位,即断路器处于合位,则跳转至检测跳闸信号状态,在检测跳闸信号状态,测试仪的另一路开关量采集接口BI采集直流继电保护装置发出的跳闸信号,若检测到直流继电保护装置发出跳闸指令,则状态跳转至输出跳闸中断状态,并发出中断信号至CPU,CPU接收到中断信号后,分继电器即触发断路器分位;
S3、检测仪在检测断路器跳闸动作状态中,若断路器位置的开关量采集接口BI(即检测仪的最后一路开关量采集接口BI)接收到动作电平,则判断此刻断路器已处于分位,状态跳转至检测合闸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扬新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市扬新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运输系统
- 下一篇:无铅低熔点玻璃焊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