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缝切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0401.0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林;鞠晓东;卢俊强;门百永;乔文孝;车小花;刘付火;许永标;王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23D21/14 | 分类号: | B23D21/14;B23D33/00;B23D35/00;B23Q5/04;B23Q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烨;张印铎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切割 系统 | ||
1.一种裂缝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轴、与所述回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和能绕所述回转轴转动的切割装置;其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
周向旋转模块,包括:套设于所述回转轴外部的中部板;用于带动所述中部板绕所述回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回转轴与所述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回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中部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与所述中部板平行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中部板之间通过螺杆连接;
与所述中部板相固定的径向进给模块,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中部板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有第一传动件和一对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一对锥齿轮传动连接;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能被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并沿所述回转轴的径向移动;
与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固定的刀具切割模块,包括: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有转动轴和切割刀片,所述转动轴能带动所述切割刀片旋转;
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刀架,所述刀架包括:刀片压板和与其间隔预定距离的刀片垫板,所述切割刀片设置在所述刀片压板与所述刀片垫板之间,所述预定距离与所述切割刀片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刀架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置有能调节所述预定距离的调节机构;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四驱动组件和坐封模块,所述坐封模块包括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支撑单元,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支撑单元沿所述回转轴的径向运动直至抵住被切割管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设置有第二传动件,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坐封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件径向上的止挡部,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所述支撑单元运动时,所述支撑单元能与所述止挡部相配合并朝向所述回转轴的径向撑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丝杠,所述第一移动件为与所述第一丝杠相配合的第一螺母滑座,所述第一丝杠在所述回转轴的径向上纵长设置,所述第一丝杠在其纵向上具有相对两端,其中一端设置有丝杠支撑座,其中另一端设置有丝杠固定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缝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进给模块还包括:与所述丝杠支撑座相连的滑轨,所述滑轨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丝杠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中部板相固定,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母滑座相配合的轨道,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丝杠的纵长延伸方向一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缝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在所述回转轴的轴向上纵长设置,所述第二丝杠在其纵向上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其中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长型板材相连,所述止挡部固定在所述长型板材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缝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丝杠相配合的第二螺母滑座;与所述第二螺母滑座相连的凹滑块,所述凹滑块具有斜面,所述斜面上设置有轨迹槽;凸滑块,所述凸滑块与所述轨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母滑座在沿所述第二丝杠移动时,所述凸滑块能被所述止挡部推动并沿着所述斜面上的轨迹槽运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中部板之间设置有齿轮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裂缝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轴过盈连接的小齿轮,以及与所述小齿轮内啮合传动的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与所述中部板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吊耳;用于安装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均设置在所述回转轴的轴线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04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