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0223.1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 | 分类号: | F16D55/22;F16D65/095;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进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制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器,包括翘杆,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铰接在翘杆上;两个翘杆在连接件的轴向上反方向安装;横向连接件枢接在翘杆的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夹具枢接在横向连接件的端部;夹板用螺栓固定在翘杆上;两个夹板分别处于两个翘杆的相互靠近的一侧;摩擦件用螺栓固定在夹板的侧壁上;两个摩擦件分别处于两个夹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伸缩件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翘杆上;摩擦件包括楔形的承载板,还包括挤压块;挤压块用螺栓固定在承载板的一侧;定位槽是凹设于承载板内的圆形的孔;挤压板用螺栓固定在承载板的背离挤压块的一侧;该新能源汽车制动器能有效缓和刹车接触时的直接硬作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制动器的制动方式是直接将刹车部件强硬的压紧在车轮制动鼓上,通过对车轮制动鼓的挤压实现制动。在刹车挤压车轮制动鼓时,由于车轮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在刹车后车轮在惯性作用下还是会继续移动。刹车部件直接压紧在车辆的制动鼓上,直接硬接触很容易造成刹车和车轮制动鼓的摩擦或折断损坏。现有的刹车制动件缺少必要的缓冲件,不能有效缓和刹车接触时的直接硬作用力。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器,其能够减小刹车制动时产生的挤压力导致刹车部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器,其能够解决刹车制动时产生的挤压力导致刹车部件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器,包括翘杆,还包括连接件;
连接件,其铰接在翘杆上;两个翘杆在连接件的轴向上反方向安装;
横向连接件,其枢接在翘杆的远离连接件的一端;
夹具,其枢接在横向连接件的端部;两个夹具分别处于横向连接件的两端;
夹板,其用螺栓固定在翘杆上;两个夹板分别处于两个翘杆的相互靠近的一侧;
摩擦件,其用螺栓固定在夹板的侧壁上;两个摩擦件分别处于两个夹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
伸缩件,其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翘杆上;伸缩件和连接件平行设置;
所述摩擦件包括楔形的承载板,还包括挤压块。
挤压块,其用螺栓固定在承载板的一侧;挤压块是长方体状的,多个挤压块沿着承载板的长度方向排列;
定位槽,其是凹设于承载板内的圆形的孔;定位槽处于两个挤压块之间;
挤压板,其用螺栓固定在承载板的背离挤压块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翘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杆段、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其中第二杆段处于第一杆段和第三杆段之间;第二杆段在第一杆段的端部弯折,第三杆段在第二杆段的端部弯折;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的弯折方向相反;
第一安装孔,其是穿设于第一杆段内的圆形的孔;第一安装孔处于第一杆段的背离第二杆段的一端;
第二安装孔,其是穿设于第三杆段内的圆形孔;第二安装孔沿着第三杆段的宽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圆杆状的横杆;两个球状的定位球分别铰接在横杆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横向连接件包括圆杆状的安装杆;两个支撑座分别用螺纹旋接在安装杆的两端;
所述支撑座包括圆环形的底座,还包括橡胶块;
橡胶块,其用螺栓固定在底座的上端;多个橡胶块围成圆柱状;相邻的两个橡胶块的相互接触的侧壁相对于底座的轴向倾斜;相邻的两个橡胶块粘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0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屑残留回收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透光高效防沙挡雨百叶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