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塑料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56205.6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谷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霍雪梅 |
| 地址: | 515825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废弃物 高效 资源 利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塑料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塑料废弃物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10重量%,并将塑料废弃物破碎至粒径小于50mm;将破碎后的塑料废弃物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熔融,所述加热熔融的温度在120‑180℃范围内;将熔融的塑料废弃物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热解,热解温度在500‑800℃范围内,产生热解蒸汽和热解炭;将所述热解蒸汽在具有温度梯度的换热器组件中进行分馏,得到热解油分级产品,其中,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按照所述热解蒸汽的工艺走向依次布置的至少3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温度按照所述热解蒸汽的工艺走向梯度递减。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热解油梯度分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将塑料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废弃塑料由于质轻且体积庞大,被丢弃后不易分解,因此会造成土壤板结,妨碍作物呼吸和吸收养分,在紫外线作用下或燃烧时,会排放出CO、氯乙烯单体、 HCl、甲烷、NOx、SO2、芳烃等,对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特别是含氯塑料在焚烧后会产生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加严重。因此,寻找将塑料废弃物高效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技术显得日益迫切。
塑料热解制油是塑料废弃物回收方法中最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热解油经过处理后可以成为优质的汽油、柴油、液化气、化工原料或炉用燃料等,从而可以替代大量进口的原油,并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塑料热解制油的工艺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难点,如塑料废弃物导热性能很差,导致裂解炉中温度极不均匀,热解能耗较高、热解油产品难以分级、规模难以放大,反应釜传热效率低,排渣连续性较差,由于裂解加热不均匀,容易发生热解过程中结焦现象,并且由于加热不均匀,产生油品的品质较差难以回收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塑料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将塑料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塑料废弃物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10重量%,并将塑料废弃物破碎至粒径小于50mm;
将破碎后的塑料废弃物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熔融,所述加热熔融的温度在120-180℃范围内。熔融倾向于发生物理变化过程,如果加热熔融的温度高于180℃,则可能会发化学键断裂等,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加热熔融的温度低于120℃可能熔融效果不好。
将熔融的塑料废弃物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热解,热解温度在500-800℃范围内,产生热解蒸汽和热解炭。此温度范围为较为适宜的热解温度范围,如果热解温度低于500℃,则热解程度低,如果热解温度高于800℃,从工艺角度则导致能耗会更多。
将所述热解蒸汽在具有温度梯度的换热器组件中进行分馏,得到热解油分级产品,其中,
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按照所述热解蒸汽的工艺走向依次布置的至少3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温度按照所述热解蒸汽的工艺走向梯度递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温度梯度的范围为50-50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按照所述热解蒸汽的工艺走向,所述温度梯度依次为 350-500℃、200℃-350℃、50℃-20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换热器中的导热介质为导热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烘干中,烘干后的塑料废弃物水分含量低于10重量%范围内。例如5-10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烘干的温度在80-110℃范围内,例如100-105℃范围内。烘干的温度过低,则干燥效率低,烘干的温度过高,会使物料的物化状态发生变化或发生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谷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谷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联网交换点的路由控制
- 下一篇:行车监测方法、车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