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片自动抓取装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5114.0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韩兴本;田建辉;罗凯;沈鑫;刘凯;胡福;高政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35/36 | 分类号: | B65B35/36;B65B43/52;B65B57/20;B65B35/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抓取 装箱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自动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型自动抓取装箱装置。具备滑料槽,自动传输,自动抓取装箱装置,使该装置可以完成产品的自动抓取装箱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较低成本。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滑料装置,机械抓取装置,接料箱正反移动装置;所述的滑料装置和接料箱正反移动装置并排设置于机械抓取装置的支架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型自动抓取装箱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抓取装箱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其目标是“稳,准,快”,采用自动抓取装箱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产品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流水线,而在流水线末端,一般却没有配套的自动抓取装箱技术。尤其是一些小包装产品,大量使用的是人工分拣装箱,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浪费了生产资源。为此,需要一种自动抓取装箱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E型自动抓取装箱装置,具备滑料槽,自动传输,自动抓取装箱装置,使该装置可以完成产品的自动抓取装箱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较低成本。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E片自动抓取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料装置,机械抓取装置,接料箱正反移动装置;所述的滑料装置和接料箱正反移动装置并排设置于机械抓取装置的支架下;
所述的滑料装置包括滑槽;所述的滑槽为“Z”型,底部通过左右两侧的底座支撑设置于地面上,“Z”型滑槽前端一侧设置有计数器,后端设置有挡板一;滑槽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挡板二,挡板二上连接有与其垂直的导轨,导轨的另一端连接右侧底座支撑内侧,滑块设置于导轨上,并可沿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的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曲柄的一端连接,曲柄的另一端与推杆的一端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
所述的机械抓取装置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侧板一,每个侧板一上部设置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设置有丝杆,每个丝杆上套设置有两个可沿丝杆滑动的螺母,螺母上设置有与丝杆相垂直的深孔,所述的丝杆的两端穿过支架,并与支架之间设置有轴承一,一侧伸出端的丝杆上设置有齿轮一,齿轮端的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电机踏板二,电机踏板二上设置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齿轮与齿轮一相啮合;所述的条形凹槽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三,电机三的输出齿轮与齿轮三相啮合,相对的两对螺母的深孔内分别设置有丝杠,齿轮三穿过其中一个丝杠,两个丝杠上设置有可沿其移动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抓取机构,抓取机构设置于滑槽上部;
所述的接料箱正反移动装置包括2个传送带底座,侧板二,电机五和传动链条;
所述的2个传送带底座之间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侧板二,两个相平行的侧板二的中部下设置有电机五,电机五的电机保护罩内设置有轴六,两个相平行的侧板二的两端和中部设置有轴,传动链条绕过侧板二的两端和中部的轴和轴六形成“T”型,所述的电机保护罩的顶部设置有调节传动链条松紧的预紧装置;
所述的预紧装置包括平板,所述的平板设置于电机保护罩上,并通过连接耳和蜗杆与侧板二连接,通过调节蜗杆从而调节传动链条的松紧。
进一步,抓取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底板和移动底板,所述的固定底板中部设置有孔,孔内设置有“T”型导向圆柱,导向圆柱内设置有齿条,齿条穿过导向圆柱与液压缸连接,液压缸设置于移动底板上,液压缸上套设有弹簧,固定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可沿固定底板转动的夹板,两个夹板的中部分别连接有连杆,两个连杆的另一端与移动底板的两侧连接。
进一步,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连接耳,两个连接耳上穿设轴,轴上设置有两个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另一个齿轮与齿轮五相啮合,齿轮五与电机四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齿轮一设置于外壳内,外壳设置于条形凹槽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5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