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海用救生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2123.4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奎;张正生;陶肆;完剑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3C9/06 | 分类号: | B63C9/06;B63B45/00;B63B43/18;B63H23/02 |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红梅 |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海 救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海用救生舱,包括舱体,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舱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防撞机构,舱体的上端设有第一竖管,多个防撞机构的进气端均与第一竖管连通设置,第一竖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第一竖管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环形箱,多个防撞机构的出气端均与环形箱连通设置,环形箱的侧壁上连通设有多个识别机构,第一竖管的顶面转动贯穿设有第一驱动机构,舱体的侧壁内设有腔室,腔室内设有第一传动机构。本发明不仅能提高救生舱的防撞性,而且还便于救生人员在海面上识别发现,此外,还能控制救生舱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范围,便于进行搜索救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海用救生舱。
背景技术
救生舱一般为密闭性的舱体结构,有一定容积。根据具体需要,具有良好的牢固性、隔热性、防水性、保温性、动力性、耐压性等,通常为钢、合金等坚固材料制成。
现有的航海救生舱在使用时,不具有防撞功能,在发生海难时漂浮在救生舱周围的物体都会与救生舱发生碰撞,影响救生舱的安全性,此外,救生舱在随着海水长时间漂流时,不能控制救生舱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范围,不利于搜救人员在海面上发现识别,影响救援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航海用救生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航海用救生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舱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防撞机构,所述舱体的上端设有第一竖管,多个所述防撞机构的进气端均与第一竖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竖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竖管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环形箱,多个所述防撞机构的出气端均与环形箱连通设置,所述环形箱的侧壁上连通设有多个识别机构,所述第一竖管的顶面转动贯穿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舱体的侧壁内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下端转动贯穿第一竖管的底部设置并与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腔室内设有与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腔室内转动贯穿设有用于舱体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上端位于舱体内,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下端转动贯穿配重块设置并延伸至其下方。
优选地,所述防撞机构包括设置于舱体外侧的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与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组件,所述防撞板与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出气端和进气端分别连通设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压力阀和第二单向压力阀,所述第一导管的出气端与环形箱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导管的进气端与第一竖管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防撞板与舱体之间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防撞板的侧壁和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连通设置于环形箱侧壁上的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的上端连通设置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的靠近上端开口处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彩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贯穿第一竖管顶面设置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垂直风机,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下端转动贯穿第一竖管的底部设置并延伸至腔室内,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腔室内的多根第三旋转轴,多根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多个所述第一皮带轮相互传动连接,其中位于最上方和位于最下的两根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2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