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物标记物的电中性混配环金属铱配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0620.0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宛飞;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7K14/765;C07K1/107;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1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物 标记 中性 混配环 金属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中性混配环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该配合物中铱三价正离子中心原子与阴离子杂芳环碳氮双齿配体通过共价键和配位键结合形成中性稳定结构配合物,可生物偶联的连接基团通过柔性碳链与磷光发光体连接。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电中性混配环金属铱配合物作为磷光标记物标记生物分子的应用及标记方法。相对非中性环金属铱配合物,本发明的电中性配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更高的发光效率,作为标记物对被标记物种的影响相对较低。这些中性磷光环金属铱配合物标记分子可满足发光信号为检测模式的高灵敏度、高重现性生物分析方法(如蛋白标记)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中性混配环金属铱配合物,以及它们作为新型标记分子在生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基于生物大分子间亲和性的生物分析技术(如免疫分析、DNA检测技术等)在现代生命科学、临床医学以及食品与环境分析应用等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生物标记物、标记技术以及对产生于标记分子的信号检测是这类生物分析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同时,生物标记物也是用来研究生物活性分子的信息传递、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生物分子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物质。
生物标记物通常由能够与目标生物分子结合的基团以及能够产生检测信号的物质组成,常用的生物标记物有含放射性元素的物质、光致发光物质、电致发光物质、化学发光物质、生物化学发光物质。生物标记物包含一个或多个信号产生单元以及一个或多个能与目标生物分子结合的反应基团。能与目标生物分子结合的反应性基团与待标记的生物分子易于形成共价键。标记过程是将一个或多个标记分子和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保持对特定待检测物质的生物亲和性。
研究发现,与离子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相比,中性环金属铱配合物具有更高的环境稳定性、更优异的发光性能,并且电中性的发光标记物不会改变被标记生物分子的电荷状态,因此电中性的标记物对于待标记生物物质的生物活性的影响最小,然而到目前为止在中性环金属铱配合物金属配合物上引入反应性生物偶联基团的合成方法也未建立,相关中性环金属铱配合物标记物的工作在现有技术中还未见报道,因此开发基于中性环金属铱配合物的生物标记物有助于发展新型高性能生物标记分子,有利于推动高灵敏度生物分析技术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中性混配环金属铱配合物,相对非中性环金属铱配合物,本发明的电中性配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更高的发光效率,作为标记物对被标记物种的影响相对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中性混配环金属铱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
上述通式(1)简写为Ir[L12L2]~~~X,其中:
L1与L2均表示阴离子杂芳环碳氮双齿配体,且L1配体与L2配体的结构式不同;
所述L1配体与L2配体中,至少一个配体上连接有可生物偶联的连接基团X:羧基(-COOH)或NHS酯
本发明中,L1配体与L2配体具有不同的骨架结构,或者L1配体与L2配体具有相同的骨架结构,但杂芳环上的取代情况不同(除连接基团X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