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7492.4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军;杨问宇;杨青青;刘梦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兴创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70/20 | 分类号: | G16H70/20;G16H50/50;G16H10/60;G16H50/70;G16H50/30;G16H50/2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手术 患者 血液 管理 检测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S1从MySQL数据库中读取患者的入院记录、护理文书、血常规、凝血和生化信息,进行聚合;S2评估患者结构化检验指标是否满足术前自体血采集的要求。本发明能够帮助输血科医生了解本院各科室单病种用血规律,通过最佳术后血红蛋白的分析帮助医生制定最佳的输血路径;临床医生可以在术前了解患者贫血、凝血功能状况,及时针对性治疗保证术中手术顺利并加速患者康复;提前帮助医生了解自体血采集方案和术中回收可行性,大大降低异体血的使用几率,减小了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服务总量逐年增加,全国临床用血量以平均每年10%速度增长,同时志愿献血率增速变缓,从季节性供血紧张转变为到结构性缺血,临床用血面临血液短缺的形式越来越严峻,血液短缺成为了常态危机,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输血仍然存在输血不良反应及传播疾病的风险,另外过量输血可能还会增加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不利于患者康复。所以,患者血液管理在患者围术期康复中的作用,日渐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患者血液管理(patient blood management,PBM)是医院整体层面的、应用循证医学证据来及时控制贫血、优化止血和最大限度减少失血、科学合理进行临床血液输注,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为目的综合管理措施。
医院临床进行血液管理,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协调和监督,涉及到外科、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ICU和输血科中各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护士等各层次人员,以病人转归为中心,整合各种资源努力实现免输血医疗或者无血医疗。
目前我国仍有不少地区存在血液使用不合理的现象,通过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降低异体输血的比例来保障输血安全和减少患者输血机率,对临床来说难度较大;患者血液管理涉及到外科、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ICU和输血科,其中需要各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护士等各层次人员的相互配合,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信息制定个性化血液管理方案,而患者的巨大数量对医疗资源的调配效率提出很高的要求;患者血液管理需要针对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基本信息、手术信息、输血记录、实验室检验信息等海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而这些数据分散在医院各个信息系统中,难以快速高效地进行汇总和聚合,也无法以统一的方式呈现给临床医生,如果需要统一分析,就需要医生从不同的系统调取和查看,大大影响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对于PBM所需要的各项检验项目,很难统一进行管理,医生也不太容易从繁多的检验指标中发现异常值和危急值;临床用血往往通过经验来判断,而各科室情况各不相同,输注经验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往往导致用血量偏大;由于患者情况千差万别,而不同的输血指征又相互影响,只考虑单一因素往往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所以如何根据不同患者情况综合考虑贫血、凝血、围术期输血、自体血采集方式和术中自体血回输方法来制定符合患者实时情况的输血方案难度很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术前自体血采集评估及推荐
S1从MySQL数据库中读取患者的入院记录、护理文书、血常规、凝血和生化信息,进行聚合;
S2评估患者结构化检验指标是否满足术前自体血采集的要求,这部分用到的数据包括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血常规和凝血检验数据;
S3根据患者的入院记录、护理文书和凝血检验评估患者是否有禁忌症,禁忌症包括脓毒症、菌血症、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疾病、贫血、有昏厥史和凝血功能异常;
S4基于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记录、凝血检验、生化检验、血常规和血气检验,利用XGBoost训练模型预测患者术中失血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兴创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兴创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