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7492.4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军;杨问宇;杨青青;刘梦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兴创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70/20 | 分类号: | G16H70/20;G16H50/50;G16H10/60;G16H50/70;G16H50/30;G16H50/2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手术 患者 血液 管理 检测 评估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术前自体血采集评估及推荐
S1从MySQL数据库中读取患者的入院记录、护理文书、血常规、凝血和生化信息,进行聚合;
S2评估患者结构化检验指标是否满足术前自体血采集的要求,这部分用到的数据包括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血常规和凝血检验数据;
S3根据患者的入院记录、护理文书和凝血检验评估患者是否有禁忌症,禁忌症包括脓毒症、菌血症、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疾病、贫血、有昏厥史和凝血功能异常;
S4基于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记录、凝血检验、生化检验、血常规和血气检验,利用XGBoost训练模型预测患者术中失血量;
S5根据结构化指标、禁忌症判断以及失血量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术前自体血采集,并综合患者术前HB对患者术前储存自体血方式做出推荐:术前HB较高的患者建议单采,术前HB较低的患者建议采集全血;
(2)术中自体血回收评估及推荐
S6根据手术名称和入院诊断判断患者是否有创伤,四小时以上的开放性创伤无法进行自体血回输;
S7判断患者所在科室是否满足要求;
S8根据入院诊断、手术名称和血常规检验判断患者是否有肿瘤、结核和感染禁忌症;
S9综合S6-S8的结果,当患者满足这三个条件时,判断患者适用于术中自体血回输,任一条件不满足则判断患者不适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当用于评估的指标缺失时,提醒医生评估数据不完整;
(3)贫血评估及推荐
首先,从输血相关数据库中,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入院以来的检验信息作为输入值加入系统;
其次,根据贫血分级、形态学分类和铁代谢评估规则判断患者贫血情况最后,根据患者的贫血分类推荐相应的管理方案;
(4)输血效果评价
通过查阅输血效果评价的国内外文献,确定输血效果的评价标准,高效实时抓取在院输血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流数据,通过对比患者输血前后关键指标的变化,将本次输注效果判定为输注有效、部分有效、无效;
(5)同术式用血分析
首先,从输血大数据库中获取医师历史手术信息以及手术对应的输血量;
其次,将表述不同的手术名称通过只能搜索匹配转换成统一的手术编码;
最后,将相同术式的手术分成本医疗组和其他医疗组,以供大家参考;
(6)凝血功能评估及推荐
(7)最佳术后血红蛋白分析
首先,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手术信息、术后动态血常规、以及术后输血信息,经过数据清洗、转换和脱敏聚合成以手术为维度的数据中心;
其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手术名称分词并按病种对手术名称进行归类;
最后,通过分析单病种术后血红蛋白与患者结局的关系,从而挖掘出使得患者能够尽快转归而到达的最佳术后血红蛋白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2和S3中,如果患者数据不全,则无法评估,同时提醒医生待补全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4中患者术中失血量预测流程如下:
S41聚合患者入院信息、手术信息和术前各项检验、生命体征以及术后各项检验;
S42根据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和患者血容量计算患者术中失血量;
S43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缺失值填补和分类特征one-hot编码;
S44用术前各项检验和手术信息训练XGBoost模型,预测患者的术中失血量;
S45对满足触发条件的患者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检测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6中,当目前的诊断信息无法判断患者是否为开放性创伤,为了保证推荐结果的安全性,对于有创伤患者一律评估为无法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兴创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兴创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4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