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体偶联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45226.8 申请日: 2020-05-24
公开(公告)号: CN111494646A 公开(公告)日: 2020-08-07
发明(设计)人: 冯增兴;吴韬;闫誉馨;杨竣翔;谌昊;夏娜;赵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7/68 分类号: A61K47/68;A61K47/60;A61K41/00;A61P31/18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刘静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体 氧化 石墨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体偶联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人类单克隆抗体(mAbs)与氧化石墨烯通过连接剂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卡二亚胺(EDC)进行生物偶联制备共轭复合物,共轭发生在单克隆抗体(mAb)重链上的酰胺基团和氧化石墨烯上的羧基团之间;(2)在步骤(1)制备的共轭复合物中加入聚乙二醇,通过相同的连接剂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卡二亚胺(EDC),并利用聚乙二醇和共轭复合物之间形成的强酯键,将聚乙二醇偶联到氧化石墨烯上,制备得到聚乙二醇‑共轭复合物ACGO。本发明中抗体偶联氧化石墨烯将靶向HIV表面抗原,通过外部刺激诱导局部加热。抗体偶联氧化石墨烯可以进行静脉注射,增强该复合物的生物分布,从而提高绑定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体偶联领域,尤其涉及抗体偶联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自艾滋病毒被发现30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对其根治的方法,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治疗方法侧重于抑制病毒而不是根除病毒。此外,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的使用对患者具有选择性,这也极大地增加了治疗成本。

目前HIV的治疗方法包括:(1)使用ARV药物(2)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3)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及(4)高血清浓度中和抗体疗法(bnAbs)。高血清浓度中和抗体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最具希望及最新进展,但疗法仍无法治愈艾滋病。这是由于bnAbs需要联合多步治疗才能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步失败将导致治疗失败。同时bnAbs的低效性会导致病毒库的形成,且在治疗中断后,有可能导致病毒复发。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癌症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其在HIV-1根除中的应用。抗体药物偶联物疗法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包括:(1)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定位(2)释放药物进入靶细胞(3)到达特定位点后,药物对病毒进行抑制。任何一个步骤的失败都会导致治疗中断。现今疗法的缺点如下:

(1)高效的、作用范围更广的ARV药物往往伴随着细胞毒性,当其在靶向部位释放时,对正常细胞具有细胞毒性。而降低药物的毒性将增加病毒的耐药性和潜伏病毒库的形成。

(2)虽然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抑制效率在70~90%,但是接受该疗法的患者体内仍残留HIV病毒,在治疗中断后,仍然存在着建立潜伏病毒库及病毒复发的风险。

(3)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中基于不同患者特征的不同药物组合的需求会极大增加药物成本。

多年来,科学家致力于研究HIV病毒的根除治疗与功能性治愈。在目前鲜有的成功案例中,尽管HIV病毒可以被抑制数十年,但仍具有复发的风险。HIV无法根除的特性主要原因是其潜伏的病毒库与短暂的病毒半衰期。

在进入人体时,HIV-1病毒会优先感染已激活的CD4+T细胞,同时这种感染伴随着CD4+T细胞内HIV-1病毒的复制。HIV-1病毒具有一层蛋白包膜保护着它的病毒核,其病毒核心的组成物质(例如:蛋白酶、整合酶、逆转录酶和RNA)正是其复制过程不可或缺的成分。在抗原(gp120和gp41)与已激活T细胞上的表面受体(例如:CD4)及共同受体(例如:CCR5 andCXCR4)成功对接后,病毒核将被释放进入CD4+T细胞,而抗原则被留在受感染T细胞的表面。

现今疗法所面临的挑战包括:

1.新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的发展无法跟上HIV病毒的高突发率。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整合酶抑制剂(II)和融合抑制剂(FI),分别负责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即CD4+T细胞)中的部分复制过程。本发明仅需将抗体与HIV-1病毒抗原对接,进而通过外部刺激来完成病毒的消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未经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