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及其安装结构以及机身高度位置的调整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44357.4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强;董超;胡滔;胡璟;郭岱;宋振;顾恩洋;翟雨生;丁海春;王振乾;余会挺;黄忠东;方兴;吴振毅;翁洋洋;吴磊;金丹华;林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29/22 | 分类号: | E21C29/22;E21C35/00;E21C3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采煤 行走 系统 及其 安装 结构 以及 机身 高度 位置 调整 方法 | ||
1.一种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箱壳体、驱动轮、驱动轮轴、行走轮组件、行走轮轴和导向滑靴,所述行走轮轴和所述驱动轮轴均旋转支撑在所述行走箱壳体的前后侧壁上,所述行走轮组件中的大齿轮和行走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同轴安装在所述行走轮轴上,所述驱动轮同轴固定在所述驱动轮轴上,所述大齿轮与所述驱动轮外啮合,所述导向滑靴包括底座和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耳座,所述底座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和连接在前后侧壁的顶部之间的顶板,前侧壁或后侧壁的底部设有倒钩,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由前侧壁、顶板、后侧壁和倒钩各自围成一个左右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滑靴安装在所述行走箱壳体的下部,并通过其耳座上的耳孔实现其与所述行走箱壳体的摆动连接,所述行走轮轴的轴线与所述耳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导向滑靴上设有左右各一处凹向底座内部的凹陷表面,所述凹陷表面位于所述耳座的左右两侧面、所述底座的被所述耳座间隔开的左右顶面以及所述耳座的左右两侧与所述底座的顶面的过渡连接处这三者中至少其中一个的位置上,所述驱动轮轴在径向上靠近所述凹陷表面布置,左右方向上所述驱动轮轴位于所述耳座与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槽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为左右连续结构,所述耳座为双耳耳座,包括前耳座和后耳座,所述前耳座和后耳座分别连接在所述行走箱壳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内侧,当所述倒钩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前侧壁时,所述大齿轮布置在行走轮的前侧,当所述倒钩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后侧壁时,所述大齿轮布置在行走轮的后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前侧壁为左右连续结构,所述底座的后侧壁为左右方向中部断开结构,所述耳座只有前耳座,所述前耳座的顶部设有向后悬伸的支撑板,所述倒钩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前侧壁,所述前耳座连接在所述行走箱壳体的前侧壁的内侧,所述大齿轮布置在行走轮的前侧;或者,所述底座的后侧壁为左右连续结构,所述底座的前侧壁为左右方向中部断开结构,所述耳座只有后耳座,所述后耳座的顶部设有向前悬伸的支撑板,所述倒钩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后侧壁,所述后耳座连接在所述行走箱壳体的后侧壁的内侧,所述大齿轮布置在行走轮的后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箱壳体包括连接板、过渡座、挡圈和压盖,所述连接板和压盖固定连接并围成前、后、上三面封闭的箱体结构,所述驱动轮轴通过轴承旋转支撑在所述连接板和压盖上,所述挡圈套在所述驱动轴上,并从所述行走箱壳体的内侧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对前端轴承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过渡座从所述行走箱壳体的内侧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行走轮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旋转支撑在所述过渡座和压盖上,当涉及所述导向滑靴的前耳座与行走箱壳体连接时,所述过渡座上设置朝向行走箱壳体内侧悬伸的前轴段,前轴段与前耳座轴孔配合,当涉及所述导向滑靴的后耳座与行走箱壳体连接时,所述压盖上设置朝向行走箱壳体内侧悬伸的后轴段,后轴段与后耳座轴孔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竖板,所述压盖包括横板部和竖板部,所述横板部的前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之间通过一面两销定位,所述驱动轮轴的后端和行走轮轴的后端均安装在所述竖板部上,所述连接板的顶面设有前高后低的连接板顶斜面,所述横板的顶面设置有前高后低的压盖顶斜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箱壳体上设有多个前后贯通所述连接板和压盖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孔为左右宽、上下窄的腰型孔。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表面为直柱面,该直柱面的母线前后延伸。
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极薄煤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和驱动轮轴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43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 下一篇:薄煤层采煤机牵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