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香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7366.0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崔艳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艳兰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3/02;A23D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2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香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氧化香油及其制备方法,先将芝麻倒入浸渍油中进行超声波浸渍处理,过滤,粉碎,摊薄后均匀喷洒浸渍油,静置浸渍,压榨,得到毛油,然后向毛油中加入催化剂,搅拌反应,后处理,得到一种抗氧化香油,不需要额外添加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即可提高所得香油的抗氧化性。本发明在制油过程中,一方面避免生育酚类物质和芝麻素的损耗,另一方面促进芝麻林素转化为芝麻素酚、芝麻林素酚和芝麻酚,据研究,芝麻素酚与维生素E具有协同作用,增强抗氧化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抗氧化香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香油,是从芝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特别的香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无论凉菜、热菜还是做汤都可使用。香油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环木菠萝烯醇、角鲨烯等。香油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约占84%,消化吸收率较高可达98%。香油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多好处,比如:延缓衰老、保护血管、润肠通便、减轻烟酒毒害、保护嗓子、治疗鼻炎、祛斑滋润皮肤等。
芝麻制成香油的主要方法有水代法、浸出法和热榨法,但是,水代法劳动强度大、出油率低、生产规模小;浸出法所得毛油需要精炼,在精炼过程中油脂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成分容易发生损耗;热榨法虽然所得芝麻油香味浓郁,但同时也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比如醛酮化合物、苯并芘和色素等,而且在高温压榨过程中,芝麻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失活,营养价值大大下降。
除了这三种常用方法,近年来兴起的低温压榨工艺越来越受人青睐,其减少了芝麻中蛋白质和营养成分的损失,但是仍然存在出油率低、无法灭菌、油脂氧化稳定性差和货架期短的问题。尽管芝麻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那么理论上制成的香油是不容易保存的,但是,实际上与其他食用油相比,纯香油是可以保存相对较长时间的,原因就是芝麻和香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这些抗氧化物质主要是木脂素类化合物和生育酚类物质,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包括芝麻素(一种脂溶性苯酚类有机物)和芝麻林素,芝麻素酚和芝麻酚是在制油过程中由芝麻林素转化而成的。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天然抗氧化物质往往在制油过程中损耗较大,人们为了提高产品的抗氧化性,不得不另外添加抗氧化剂。目前常用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存在积累性毒性,不利于人体健康,故如何在不使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前提下提高香油的抗氧化性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香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香油抗氧化性的提高依赖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氧化香油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浸渍油的制备:先将山楂籽与藜麦分别粉碎并混合成混合粉,然后将混合粉加入石油醚中,超声波提取,过滤,取滤液,除去石油醚,即得所述浸渍油;
(2)催化剂的制备:先将钛酸四乙酯与无水乙醇、冰醋酸、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水解,缓慢滴加醋酸锌的乙醇溶液,超声波振荡均匀,除去乙醇,冷冻干燥,即得所述催化剂;
(3)然后将芝麻倒入步骤(1)所得浸渍油中进行超声波浸渍处理,过滤,粉碎,摊薄后均匀喷洒浸渍油,静置浸渍,压榨,得到毛油;
(4)最后将毛油转移至反应釜中,加入步骤(2)所得催化剂,搅拌反应,后处理,灌装,即得所述的一种抗氧化香油。
优选的,步骤(1)中,山楂籽与藜麦的质量比为1:0.1~0.2。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混合粉的粒径为200~300目。
优选的,步骤(1)中,混合粉与石油醚的质量体积比为1mg:8~10mL。
优选的,步骤(1)中,超声波提取的工艺条件为:400~600W超声波提取60~80分钟。
优选的,步骤(1)中,通过旋蒸法除去石油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艳兰,未经崔艳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7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