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氧化铝赤泥中回收铁精矿和矿砂的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6072.6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陆扬;侯仰令;王玉娟;王德强;武良光;栾彦娜;岳士睿;王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9/00;B03C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齐智征 |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赤泥中 回收 精矿 矿砂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氧化铝赤泥中回收铁精矿和矿砂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加水预混后的赤泥浆料进行重选;将重选精矿进行分级,然后进行一次强磁磁选,接着进行一段磨矿,最后进行二次强磁磁选;将磁选精矿槽中的物料进行反浮选,并进行二段磨矿,然后将磨矿后的物料进行弱磁磁选,弱磁磁选后的精矿进行压滤,得到铁精矿和滤液;将提砂槽内的物料进行分级处理得到矿砂产品;将外排槽内的物料输送至赤泥尾矿库进行堆存。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旋流器重选、强磁磁选、反浮选、弱磁磁选、旋流器分级及振动筛分级相结合的工艺,可将赤泥中可利用的铁精矿和矿砂提取出来,变废为宝,还可延长赤泥尾矿库的堆存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从氧化铝赤泥中回收铁精矿和矿砂的工艺。
背景技术
赤泥沉降分离洗涤是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本工序末次洗涤产出的赤泥是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碱性高、比表面积大的工业废弃物,需要排放至赤泥堆场储存。由于赤泥中含有大量的碱性化学物质,较高的pH值决定了赤泥对生物、金属和硅质材料具有腐蚀性。由于铝土矿品位的下降,赤泥产出率逐年增加,赤泥堆场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铝工业的发展,现在我国赤泥的累计堆存量已经达到3亿吨以上,赤泥综合利用已成为氧化铝工业急需解决的难题。从氧化铝赤泥中回收铁精矿和矿砂对提高我国氧化铝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减少赤泥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工艺通常从氧化铝赤泥中回收的铁精矿品位较低,无法达到可直接冶炼的品位,且铁精矿中Al2O3与SiO2的含量超标严重,铁精矿质量较差。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从氧化铝赤泥中回收铁精矿和矿砂的工艺,将赤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赤泥的排量,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氧化铝赤泥中回收铁精矿和矿砂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最后一次洗涤沉降槽底流的赤泥浆料排入给料槽中并加水预混,然后将所述给料槽中预混后的所述赤泥浆料给入第一旋流器进行重选处理,得到重选精矿和重选尾矿,并将所述重选尾矿排入外排槽;
S2:将所述重选精矿加入圆筒筛进行分级处理,然后将所述圆筒筛筛上的所述重选精矿加入提砂槽,所述圆筒筛筛下的所述重选精矿给入第一强磁磁选机进行一次强磁磁选,接着将一次强磁磁选后的尾矿加入所述提砂槽,一次强磁磁选后的精矿给入第一球磨机进行一段磨矿处理,最后将磨矿后的物料给入第二强磁磁选机进行二次强磁磁选,并将二次强磁磁选后的尾矿加入所述提砂槽,二次强磁磁选后的精矿加入磁选精矿槽;
S3:将所述磁选精矿槽中的物料给入浮选机进行反浮选处理,并将反浮选后的尾矿排入所述外排槽,反浮选精矿给入第二球磨机进行二段磨矿处理,然后将磨矿后的物料给入弱磁磁选机进行弱磁磁选,弱磁磁选后的尾矿排入所述外排槽,弱磁磁选后的精矿给入压滤机进行压滤处理,得到铁精矿和滤液;
其中,步骤S3中压滤后的铁精矿品位≥65%,铁精矿中Al2O3含量1.0%,铁精矿中SiO2含量6.0%,铁精矿含水率25%。
S4:将所述提砂槽内的物料给入第二旋流器进行分级处理,并将第二旋流器溢流物料排入所述外排槽,第二旋流器底流物料加入振动筛进行分级处理,然后将所述振动筛筛下的物料排入所述外排槽,而振动筛筛上的物料即为矿砂产品;
S5:将所述外排槽内的物料输送至赤泥尾矿库进行堆存。
作为优选地,步骤S1中预混后的所述赤泥浆料的浓度为25%-45%。
作为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圆筒筛的筛孔直径为0.3-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金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