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4914.4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9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汪应龙;陈杰;周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葫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煎煮 饮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包含用于装载药斗并可驱动其翻转的倾倒机构、用于传送倾倒机构往复运行的直线传送单元以及位于直线传送单元运行方向一侧的煎煮锅,倾倒机构包含用于与直线传送单元连接的底板以及安装于底板上的抬杆支架,支撑杆支撑于抬杆支架上,转臂的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套装有与支撑杆相平行的抬动杆,药斗安装于支撑杆和抬动杆上;抬动气缸的缸座铰接于底板上,抬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抬动杆相铰接。通过直线传送单元驱动倾倒机构到达后下位置,抬杆气缸将抬动杆上升至高于支撑杆的位置,使药斗出口朝下,饮片落入煎煮锅,完成饮片后下,一次性可完成多张处方的后下工艺,提高饮片后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药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中药汤剂在其中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多的一种剂型,因为其独特疗效使得在中医临床上广泛使用。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工艺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或冲服等多种工艺流程,这些工艺能够将处方中多种饮片的药性更好的融出,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而有些饮片不能久泡久煎,使得后下这个工艺尤为重要。
目前,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都采用人工方式将饮片在煎煮时添加进去,由于中药处方的多样化,所以大部分处方在煎煮时需要添加的后下饮片各有不同,使得人工一次只能添加一个处方的饮片,效率极其低下,且容易出现饮片添加错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饮片添加精准的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特点是:包含用于装载药斗并可驱动其翻转的倾倒机构、用于传送倾倒机构往复运行的直线传送单元以及位于直线传送单元运行方向一侧的煎煮锅,所述倾倒机构包含用于与直线传送单元连接的底板以及安装于底板上的抬杆支架,支撑杆支撑于抬杆支架上,转臂的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套装有与支撑杆相平行的抬动杆,药斗安装于支撑杆和抬动杆上;抬动气缸的缸座铰接于底板上,抬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抬动杆相铰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其中,所述直线传送单元包含步进伺服电机和皮带,皮带张紧于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上,步进伺服电机与主动滚筒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其中,所述主动滚筒的外圆面包裹有耐摩擦软质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的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其中,皮带一侧设有用于对皮带涨紧的涨紧轮。
进一步地,上述的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其中,药斗的底面设有用于与支撑杆套接的圆环一,与抬动杆套接的圆环二。
进一步地,上述的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其中,倾倒机构上设有感应片,煎煮锅侧部设有用于检测感应片运动位置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上述的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其中,直线传送单元运行方向一侧布置有多只煎煮锅,相应地,支撑杆和抬动杆上安装有相同数量的药斗,药斗之间的间距与煎煮锅之间的间距一致。
进一步地,上述的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其中,转臂有多只,呈均匀间隔分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发明中药煎煮时饮片后下的装置,设计巧妙的双杆式机构,先使抬动杆低于支撑杆,药斗出口朝上,向药斗中放入需要后下的饮片,防止饮片掉落;通过直线传送单元驱动倾倒机构到达后下位置(煎煮锅位置),抬杆气缸将抬动杆抬升至高于支撑杆的位置,使药斗出口朝下,饮片落入煎煮锅中,完成饮片后下的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葫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易葫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9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妇产科用刮宫装置
- 下一篇:化学消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