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驻车机构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4435.2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洪亮;李卫强;戴振坤;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绿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赵艳红 |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构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驻车机构及车辆,充分利用变速箱现有空间,突破常规平面布置方案,在空间中灵活布置驻车执行机构,低成本实现驻车功能,有效克服非驻车时零部件的振动接触,避免非驻车档时振动接触、产生噪声、零部件表面受损,简化驻车零件,降低制造和装配工艺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驻车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驻车制动系统需要使汽车可靠的在原地停驻,其主要分为车轮制动与变速器制动两种,而对于DCT、AT、新能源汽车减速箱等主要是变速器制动,依靠驻车机构进行制动,也就是挂入变速器P挡。现有驻车机构通过推杆在导向块作用下,通过驻车棘爪的摆动实现P档和非P档的驻车功能,按滑移装置与棘爪装配位置可以把驻车机构分为两类:滑移装置运动方向垂直于棘爪,滑移装置运动方向平行于棘爪。对于滑移装置运动方向垂直于棘爪,存在空间布置灵活性不足的缺点;而滑移装置运动方向与棘爪平行的布置方式比较适用于横置变速器,利于空间布置,但现有技术中的执行机构平面布置,限制了驻车执行机构空间布置的灵活性,对零件尺寸精度与装配要求高,驻车功能易受零件质量与装配精度的影响;此外,导向块与棘爪在非驻车档时容易振动接触,产生噪声,零部件表面受损。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驻车机构,充分利用变速箱现有空间,突破常规平面布置方案,在空间中灵活布置驻车执行机构,低成本实现驻车功能,有效克服非驻车时零部件的振动接触,避免非驻车档时振动接触、产生噪声、零部件表面受损,简化驻车零件,降低制造和装配工艺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驻车机构,具有:
驻车齿轮;
驻车棘爪,所述驻车棘爪与驻车齿轮配合,从而实现驻车状态和非驻车状态;
推杆总成,所述推杆总成包括推杆,在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能够驱动所述驻车棘爪,从而使所述驻车棘爪与所述驻车齿轮接合;
驱动连接组件,所述驱动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连接组件能够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推杆运动。
本发明还提出了以下技术特征,其可以与上述方案任意组合:
-所述驻车棘爪一端设置在转动轴上,另一端与所述锥形块接合,在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复位件。
-所述驱动连接组件具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第一随动部件与所述推杆连接,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推杆大致垂直。
-所述驻车机构还包括保持架,所述驻车棘爪具有阻挡配合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阻挡配合部接合,以在非驻车状态下限制驻车棘爪与所述锥形块的接触。
-还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与所述驻车棘爪位于所述锥形块的两侧。
-所述驱动杆还通过第二随动部件与动力源连接,并且在驱动杆上设置有驻车弹簧。
-所述驱动杆上还设置有解锁摇臂,且所述解锁摇臂优选设置在变速箱外部。
-在所述驱动杆上还设置有位置反馈机构,所述位置反馈机构优选为角位移传感器。
-所述驱动杆通过轴承套及弹性销限位,和/或所述驱动杆与变速箱壳体连接处设置有油封。
本发明还提出了用于操作上述驻车机构的方法,其中:
当车辆处于驻车挡时,驻车弹簧驱动驱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推杆移动,使得锥形块挤压驻车棘爪,驻车棘爪上的齿与驻车齿轮的凹槽配合,实现驻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绿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钦州绿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