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喇叭虫RNA干扰表达载体与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34356.1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缪炜;韦薇;柴小翠;张巨源;张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2;C12N15/65;A01N57/16;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 地址: | 430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喇叭 rna 干扰 表达 载体 构建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喇叭虫RNA干扰表达载体与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步骤包括:1)利用质粒pSCTGA的已知序列,获得pSCTGA质粒骨架;2)利用集胞藻PCC6803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C‑藻蓝蛋白β亚基的启动子;3)利用质粒L4440,通过PCR扩增质粒的多克隆位点;4)利用PCR扩增获得的DNA片段,通过同源重组的融合PCR和一步克隆法最终构建得到RNAi表达载体pSCT3C。本发明首先利用氯化钙法将含有目的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转染进大肠杆菌DH10B菌株,然后再采用接合转移方法将其转染进集胞藻PCC6803中,成功获得阳性单克隆藻株后,可通过喂食方式用于干扰天蓝喇叭虫中目的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易行,操作方便,具有应用于其他纤毛虫基因干扰的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喇叭虫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天蓝喇叭虫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纤毛虫,隶属于原生动物中的纤毛门多膜纲异毛目,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淡水环境中。细胞形态呈圆锥状或者喇叭状;有一条链珠状大核和许多与大核邻近的小核;细胞前部较宽,有口器;附着器位于狭窄的后部。虫体伸展时体长可达1-2mm,表面的动体条索之间、沿纵轴方向分布着成排的蓝绿色色素颗粒,是淡水水体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模式生物四膜虫,天蓝喇叭虫并不能利用基因枪技术进行基因的转移,也就无法进一步研究基因的功能。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RNAi现象是dsRNA干扰与其互补序列的基因表达的过程,通过给予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特定的dsRNA,可以诱导RNAi选择性降低目的基因在细胞或有机体中的表达。此现象已经发现于真菌、果蝇、拟南芥、锥虫、水螅、涡虫和斑马鱼等多种真核生物中,人们也基于这一现象研究了一种反向调控基因表达的遗传学机制。其中,RNAi现象已经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取得良好的研究结果:首先将含有目的基因的RNAi质粒(L4440质粒)转染进大肠杆菌HT115(DE3),通过IPTG诱导目的基因dsRNA的表达;然后将大肠杆菌喂食于线虫,目的基因的dsRNA可以通过肠道被转移到线虫中;最后发生RNAi过程,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并且发现RNAi基因表达的表型是可遗传的。1998年,Ruiz等人发现草履虫中存在依赖于同源识别的基因干扰现象,这是首次在纤毛虫中报道了以dsRNA介导的特异性降解mRNA现象。直到2002年,借鉴于秀丽隐杆线虫的RNAi实验方法和结果,Galvani等在草履虫中成功研究了适用于纤毛虫的RNAi实验方法。此后,人们基于大肠杆菌HT115(DE3)的表达系统,构建了不同的RNAi表达载体,应用于其他纤毛虫的基因功能研究,包括游仆虫、尖毛虫、棘尾虫和天蓝喇叭虫。Slabodnick等基于大肠杆菌HT115表达系统,构建了Mob1的RNAi表达载体,最后根据RNAi的细胞表型,成功证明Mob1是一种非对称定位的模式蛋白,在天蓝喇叭虫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RNAi实验方法的可行性解决了喇叭虫基因功能的研究问题。
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外源基因需要诱导物的诱导才能进行表达,导致表达外源基因dsRNA时间较长、过程复杂。然而,我们发现的另一种模式生物——集胞藻PCC6803。基于集胞藻PCC6803的表达系统,外源基因无需诱导物诱导即可进行表达,可以持续表达外源基因dsR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