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3164.9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3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董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云鹏 |
主分类号: | G16H20/70 | 分类号: | G16H20/70;G16H50/3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昆明普发诺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9 | 代理人: | 葛玉军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刺激 客体 适应 分析 系统 | ||
1.一种环境刺激与客体适应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102)、贮存模块(104)、管理模块(105)、分析模块(106)、通信链路(107)和终端模块(108);
所述采集模块(102)用于获取引起六种感觉中的至少一种刺激的数据,其中,皮肤感知觉包括机械感知觉、化学感知觉、温度和湿度感知觉、辐射感知觉中的至少一种的客观数据,上述感觉中都分别包括反应时间、反应空间、反应“能动性”至少一种;具体的,采集模块(102)包括客观环境数据采集模块(1022)和客体数据采集模块(1024),其中客观环境数据采集模块(1022)由电磁波数据采集模块(10222)、声波数据采集模块(10224)、气压数据采集模块(10226)、空气中化学物质数据采集模块(10228)、味觉数据采集模块(102210)、皮肤感知觉数据采集模块(102212)构成,客体数据采集模块(1024)由四大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10242)、反应主观陈述数据采集模块(10244)、通过障碍物的运动体的运动状态数据采集模块(10246)、人脸识别数据采集模块(10248)和基于内能平衡进行养生健康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模块(102410)构成;
所述贮存模块(104)用于贮存采集模块(102)采集的数据、全部或部分步骤和分析模块(106)分析来的数据以及程序代码;
所述管理模块(105)用于将贮存模块(104)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提取,通过分类得到多个模块数据;
所述分析模块(106)包括标准单位值模块、环境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后产生能量分析模块、心理反应分析模块、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模块;其中环境刺激数据能量分析与客体接受刺激后产生能量分析模块包括:客观环境存在的分析模块和环境对客体作用的分析模块;心理反应分析模块包括:心理反应计算模块、欲值模块、损伤与修复模块、七情评估模块和数据库模块;评估和分析客体适应环境能力的评估链模块包括:条件链条模块、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结合适应性评估模块所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条来评估和分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及干预的方法和方式分析模块包括: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和干预模块;
所述通信链路(107)为通讯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通信链路(107)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终端模块(108)用于接收和显示目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出客体环境适应性的评估结果,显示干预方法和方式的评估结果;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将贮存模块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提取,通过分类得到多个模块数据;其中采集模块分类为:环境客观数据采集模块和客体数据采集模块,并将采集数据贮存在贮存模块中;其中,接受数据后形成八类“目标数据”进行贮存,其中第一类的“目标数据”又分为环境客观存在模块和环境对客体作用模块;其中,第四类为在客体反应过程中,提取数据又分类为评估心理反应模块和评估损伤与修复模块,以及评估七情模块;其中,第五类“目标数据”评估损伤与修复的数据,依据“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通过“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进行损伤和修复的评估,从而评估喜恶,形成评估损伤与修复模块;第七类的“目标数据”具体的要从四大体征采集仪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内能分析法”、“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和“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进行分析,并与七情对应着的数据库进行一一对应进行评估,形成七情模块,通过评估七情模块进行评估;
所述标准单位值模块通过“标准单位值”的设定,将被测数据与设定的标准值的比值作为量值;以该量值分别应用到线性评估方程作为自变量x进行拟合运算;
环境客观存在的分析模块,依次分析六种感觉的功能;依次分析被测对象在六种感觉中的其中一种,多次相同刺激下的时间刺激、范围刺激、能动性刺激所产生的客体能量;以及在单纯适宜触感的棉签的刺激下棉签的压力的变化率、在单纯适宜痛感检测针刺的刺激下检测针的压强的变化率、在单纯感知冷热适宜刺激水温的能量的变化率、在单纯感知干或润的适宜酸碱刺激的酸碱度的变化率、在单纯感知味觉及皮肤感知觉的能量作用下都是采集数据滞后于客体反应,故而直接求取由刺激产生客体反应而产生的内能进行评估;
环境对客体作用的分析模块,依次分析六种不同刺激作用于客体时,客体产生的内能;应用内能作为自变量,求取环境刺激数据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应用“内能分析法”和“呼吸做功”求取损伤和修复能力,并且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损伤与修复程度;将贡献值的正负相关性与损伤和修复结合起来,判断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趋势;
心理反应计算模块;环境客观存在刺激的能量与客体受刺激的作用产生能量的相互作用下,依次分析被测对象的六种感觉在多次相同刺激下的反应时间,重点包括视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时间及心理反应时间分析;反应范围,重点包括听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范围及心理反应范围;反应浓度分析,重点包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感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浓度和心理反应浓度;反应化学性质分析,重点包括嗅味觉可产生的客观反应化学性质和心理反应化学反应性质和能量;进行味觉、皮肤感知觉的对象在多次相同刺激下的上述各种反应变化率分析,包括来自于感知觉的那部分味觉和感知觉可产生的客观能量反应和心理能量反应;
欲值模块,设定性质特征值为,其中X为所测得的数据,µ总体的均值,σ为总体的方差;分别求取视、听、嗅觉反应时间、范围和能动性的性质特征值进行相关性检验,味觉求取被测对象的反应时间和能动性的性质特征值进行相关性检验、皮肤感知觉上,求取被测对象客体内能变化的性质特征值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是否无差异,然后通过“运算程序”分析时间、范围和能动性评估,从而分别对六种“欲”的评估=+++,评估出各因素的贡献量;为各因素作用下心理反应产生的内能,其中,为时间反应、为范围反应、为能动性反应:评估后将因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人体最终欲值的评估=++++++;并通过“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或当样本量足够时应用“概率计算公式”分析,结合损伤与修复评估出心理反应的趋势;
进行环境刺激造成的客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评估:在前述的六种欲的评估方程中: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确定损伤与修复的贡献值;寻找病因,针对原因加以干预,指出各因素在整个过程中的优劣性,以及加以调整的方法;
损伤与修复和七情评估模块: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的评估即客体的损伤与修复和七情表现;利用“内能评估法”与“系统基础代谢标准”对客体产生的内能和基础代谢的“正态分布Z区间评估”出来的概率范围来评估损伤与修复,反应出客体损伤与修复的情志变化程度;在客体适应与非适应环境过程中,由于释放能量的多少、反应完全程度的不同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出现七情的情感表现;
“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针对原因加以干预;从而,应用“运算程序”进行心理反应的评估=++;应用客体由于反应性造成的损伤与修复来评估客体反应性的优劣,及贡献量的大小,以及调整的方法;其中,心理反应包括心理反应计算、七情和损伤与修复造成的情感;
数据库模块:所述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模块结合心理反应性产生的内能、七情产生的内能及损伤与修复,来判断心理反应计算所产生的损伤与修复、七情所产生的损伤与修复、客体对环境的反应性和这两个因素的贡献量大小;其中,时间的长短和内能做功的问题,将大量的数据采集到后,求取均值和方差,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为一一对比的形式,即采集到人的表情,与上述内能与持续时间以及频率的比值相互组合值进行相互对应,得到七情与内能、持续时间、比值的对应关系;客体情志反作用于客体,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评估,进行心理评估,包括心理反应计算的评估;损伤与修复评估和七情评估;分析环境客观存在刺激能量为基础与客体受情志的相互作用下改变客体产生的能量,判断损伤和修复,并且与七情进行对比,然后形成数据库;其数据库形式仍为一一对比的形式;
条件链条模块:有年龄条件、体质条件和练习条件,具体的,年龄条件直接输入,其中体质条件是应用“内能分析法”评估出其体质情况;练习条件是对主观性的一种锻炼,其中包括:心理反应计算的练习、七情的练习、和损伤与修复感觉的练习;
练习条件的评估模块,通过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练习模块求取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在固定适宜时间、和范围和固定适宜的能动性基础上测得刺激强度;测得固定适宜时间和范围的基础上测得不同条件下刺激强度;得出人的心理感知刺激强度为是=-,评估出人的心理反应性刺激强度;其中,刺激强度是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的大小;练习条件的评估模块,包括:七情的练习模块和评估练习模块;
七情的练习模块,是通过情与情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两两组合,产生相互作用使客体反应而产生内能;
评估练习模块,通过练习前后对比,再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练习后的优劣性,具体练习后,通过将每一个刺激强度作为自变量X,刺激作用于客体后,客体产生的内能的欲值因变量作为自变量X,应用“运算程序”形成线性评估方程=++,其中,n分别表示视、听、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嗅、味、皮肤感知,然后,再将每个因变量作为自变量,应用“运算程序”最终形成=++++++的线性评估方程,进而对即心理反应进行评估,在客体总体中,求得在客体总体中的平均值,应用正态分布Z区间的概率分析,或者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求得概率,根据预设的f(x)68.27%的概率范围即为正常范围内;在此步骤评估出练习前后是趋于修复还是趋于损伤,且损伤与修复的因素的贡献量及正负相关性;
评估个体内能的线性评估方程并组合成完整的条件链;即条件一,年龄段基础内能为n个该年龄段的个体的平均值,条件二,当样本量足够时,测量其血压值,通过血压计算了出内能,应用“内能分析法”评估出体质情况,条件三,评估练习;条件链中包括三个条件至少其中之一;
所述环境刺激数据对客体环境适应性分析模块包括:损伤与修复的判断即通过“内能分析法”为损伤依据,通过“呼吸做功”为修复依据,二者的平衡依据“葡萄糖在客体内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系统基础代谢标准”来判断全身及局部损伤与修复程度,在欲值模块中评估出欲值所对应的能量设定为理想的Q贡献量,将饮食、生活状态、环境、体质能量设定为Q,如果设定为客体产生的能量所定义的损伤与修复分别对应着喜欢与厌恶,那么,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分别评估为:
厌恶时——理想的Q贡献量Q食量能量,则为厌而多Q能量,为不适应环境;
喜欢时——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喜而少Q能量,为不适应环境;
“正常”时——理想的Q贡献量实际Q能量,则为适应环境;
干预模块:即改变能量的方法和方式,及客体受刺激产生的能量与环境刺激能量的评估分析,其中干预的方法就是客体内能在环境的贡献、生活状态的贡献和饮食的贡献及环境的贡献四种改变能量的方法;缺少则补,多余则减;通过干预方法本身的原理,同时评估出是否适应环境;
干预方式就是针对引起损伤与修复的原因加以干预,包括:直接改变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改变条件性或者改变七情,应用“概率计算公式”或者“正态分布的Z区间评估法”分析环境刺激的能量,或者客体本身产生能量来评估其损伤或修复的趋势;改变条件性的方式为干预客体对环境的反应,包括反应时间、空间和反应“能动性”;通过这种反应,而使客体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客体内能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包括六种感觉产生的内能,以及线性评估方程来判断各相关因素的贡献量和正负相关性;还包括干预七情的改变所引起内能的变化,通过Z区间进行概率性分析,以及“系统基础代谢标准”,采用“评估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对环境适应性趋势进行评估”来判断损伤与修复的趋势,来判断七情所带来的作用;通过“内能分析法”及“呼吸做功”,通过“系统基础代谢标准”评估出客体的损伤与修复趋势用以调整方法;重复评估三次:其中,第一次评估为寻找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二次评估是改变方式和方法的评估;第三次评估是对方式和方法的优劣性的评估;
终端模块(6)显示的数据包括用于接收和显示目标数据,标准单位值,分析结果,评估损伤与修复的结果,评估七情及喜恶结果;显示客体环境适应性的评估结果,显示干预方法和方式的评估;最终,输出逻辑链,并将预测结果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云鹏,未经董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31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