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减震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1678.0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浦进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F16F15/023;F16F15/03;B61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运行 减震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减震机构,包括底座和车厢主体,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减震机构,且车厢主体位于底座正上方,所述车厢主体内部设有固定机构,且车厢主体顶部一对称侧面均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架、横杆和第二套筒,且支架焊接于车厢主体内部一侧,所述横杆滑动连接于支架内壁,且第二套筒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套筒分别焊接于支架对称两侧面,所述横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且滑套对称的侧面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套筒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套杆。本发明提高了车厢主体减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轨道运输是包括多种运输工具的总称。我们常见的有:火车、轻轨、地铁、高铁、有轨电车等,都是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0758433A所提出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减震机构,只提出了对车厢内部的物体进行减震,没有对车厢的减震结构进行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减震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减震机构,包括底座和车厢主体,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减震机构,且车厢主体位于底座正上方,所述车厢主体内部设有固定机构,且车厢主体顶部一对称侧面均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架、横杆和第二套筒,且支架焊接于车厢主体内部一侧,所述横杆滑动连接于支架内壁,且第二套筒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套筒分别焊接于支架对称两侧面,所述横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且滑套对称的侧面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套筒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套杆。
进一步地,所述滑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有两个,且横杆穿过两个滑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支架对称的侧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套杆顶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套筒顶端,且两个夹板顶部均穿过车厢主体一侧面并分别焊接于两个第二套杆顶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二套杆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车厢主体一侧面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输出轴穿过车厢主体和支架的顶部并焊接于横杆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杆和弹簧,且第一套筒底部焊接于底座顶部,所述第一套杆顶部焊接于车厢主体底部,且第一套筒和第一套杆均滑动连接于弹簧内部,所述弹簧两端分别焊接于底座顶部和车厢主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圆盘,且第一套杆底部穿过第一套筒顶部并滑动连接于第一套筒顶部内表面,所述第一套杆底部焊接于密封圆盘顶部中心处,且第一套筒内底部和密封圆盘之间设有高压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三套杆,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个数相同并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三套杆穿过多个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并滑动连接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内表面,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部焊接有第三套筒,且第三套杆顶部焊接于车厢主体底部,所述第三套杆底部穿过底座和第三套筒的顶部并滑动连接于第三套筒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当轨道车辆车厢主体发生震动时,车厢主体带动第一套杆往第一套筒内缩,第一套杆带动密封圆盘压缩第一套筒内的高压气体,减缓车厢主体对第一套杆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可对车厢主体进行减震,且车厢主体在发生震动时,车厢主体还会压缩弹簧,则弹簧会产生一个与车厢主体压缩弹簧相反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车厢主体减震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浦进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浦进轨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1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