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1053.4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何中勇;张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填埋场 混凝土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填埋场需求选址并现场勘验;根据勘验情况绘制垃圾填埋场的坝体结构图;在坝体上,每隔15~20m设置一变形缝;放线并阶梯式开挖出坝体基层,同时,制备模板;在所开挖的坝体基层上浇筑垫层;沿坝体长度方向、纵向沿变形缝预设位置在坝体垫层上划分多个施工区域,并按照由深到浅,由低到高的方式开始由下至上逐层安装模板,在每一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向该层模板浇筑体系内浇筑片石混凝土,形成其中一阶坝体,直至该阶层坝体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安装上一层模板,以此类推,直至完成顶层坝体的浇筑。本发明得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施工周期短,制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这就需要建设垃圾填埋场,大多数填埋场规划选址需满足防止污染扩散、储备量大、使用周期长、建设周期短、使用费用低廉等要求,利用天然山谷+坝体是较为经济的垃圾填埋场建设方式。选用这种场地的垃圾填埋场在设计时,为了便于浇筑并适应山谷地形,立面截面整体呈阶梯状,且为了便于垃圾快速掉落到填埋场底部,需要将其中一面设为坡面。由于坝体整体整阶梯状,且坝体呈中部低,两侧略高的地形,从而使得坝体的浇筑工作量很大,对模板的需求也很大,若采用传统方式施工,会存在工期长,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制作成本低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前期准备,根据填埋场的需求选址并对选取地址的地质现场勘验;S2,根据勘验情况用CAD绘制出垃圾填埋场的坝体结构图,所述坝体为中间深、两侧浅,且截面呈台阶状的坝体;在坝体上,每隔15~20m设置一变形缝;S3,放线并阶梯式开挖出坝体基层,同时,根据坝体结构图中各阶层坝体的形状和尺寸制备模板;S4,在所开挖的坝体基层上浇筑垫层;S5,沿坝体长度方向、纵向沿变形缝预设位置在坝体垫层上划分出多个施工区域,并按照由深到浅,由低到高的方式从中间最深位置开始由下至上逐层安装模板,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模板浇筑体系,在每一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向该层模板浇筑体系所形成的浇筑空间内浇筑片石混凝土,形成其中一阶坝体,直至该阶层坝体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安装上一层模板,以此类推,直至完成顶层坝体的浇筑。这样,采用分区施工,并将分区的界线设置在变形缝处,在坝体浇筑后即会自然形成变形缝,该设置方式巧妙,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同时,分区域施工后,采用由深到浅,由低到高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在施工时,先施工最深的区域,并在达到与其他施工区域同步高度后,对各个区域再同步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能够有效增加施工效率,同时,采用这种施工顺序施工后,可便于坝体变形缝的留置,由于是分区依次浇筑,且从下至上安装模板,从而可不用设置底模,同时,分区浇筑后,其中一侧混凝土坝体能够作为端模使用,减少施工过程中端面模板的配置数量,且易于端面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时,先安装下一层模板,待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下一层模板即具有较好的支撑,从而能够为上一层模板的安装提供支撑,使得模板安装更为方便,不用全面搭设脚手架,从而节省了脚手架搭设的时间,减少了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1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农药残留检测装置
- 下一篇:移动制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