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31053.4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中勇;张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填埋场 混凝土 施工工艺 | ||
1.一种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前期准备,根据填埋场的需求选址并对选取地址的地质现场勘验;S2,根据勘验情况用CAD绘制出垃圾填埋场的坝体结构图,所述坝体为中间深、两侧浅,且截面呈台阶状的坝体;在坝体上,每隔15~20m设置一呈竖向设置和横向设置的变形缝;S3,放线并阶梯式开挖出坝体基层,同时,根据坝体结构图中各阶层坝体的形状和尺寸制备模板;S4,在所开挖的坝体基层上浇筑垫层;S5,沿坝体长度方向、纵向沿变形缝预设位置在坝体垫层上划分出多个施工区域,并按照由深到浅,由低到高的方式从中间最深位置开始由下至上逐层安装模板,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模板浇筑体系,在每一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向该层模板浇筑体系所形成的浇筑空间内浇筑片石混凝土,形成其中一阶层坝体,直至该阶层坝体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安装上一层模板,以此类推,直至完成顶层坝体的浇筑;所述模板浇筑体系包括多块连接呈U形的端面模板(2)和设置在端面模板(2)开口侧并将开口侧封闭的多块坡面模板(1),相邻端面模板(2)侧端和相邻坡面模板(1)侧端可拆卸式连接;在每块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上均间隔设有至少两行通孔(3),每行通孔(3)至少设有两个,且上下两行的通孔(3)一一对应设置;在每块坡面模板(1)外侧均可拆卸地安装有至少两个沿坡面模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拉杆支架(9),所述拉杆支架(9)包括一连接横杆(91)和一立杆(92),所述连接横杆(9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坡面模板(1)外侧及立杆(92)固定连接;底层模板安装步骤如下:先将坡面模板(1)和端面模板(2)分别放置,并在每个坡面模板(1)上安装至少两个拉杆支架(9);然后,分别固定并连接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安装端面模板(2)时,先将每一侧端面模板(2)端部连接形成整体后,再将连接后的端面模板(2)用吊车吊起,使其立在垫层上,然后在端面模板(2)外侧固定安装一排模板支撑;安装坡面模板时,先将2-4块坡面模板(1)侧端连接形成整体后,再用吊车将连接后的坡面模板(1)吊起,使其呈倾斜状态;最后,在各侧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外设置模板支撑,使端面模板保持竖立状态,坡面模板(1)保持倾斜状态,具体的,坡面模板(1)位于底层的模板支撑包括一排沿坡面模板(1)长度方向设置的脚手架(10),所述脚手架(10)的底部固定在垫层上,脚手架(10)靠近拉杆支架(9)一侧与拉杆支架(9)的立杆(92)固定连接;在模板支撑安装完成后,在各个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的通孔(3)内插入并固定止水螺杆(4),并在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外侧、止水螺杆(4)上下两侧各固定一压紧杆(5),所述压紧杆(5)伸出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外,并用扣件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均为钢制模板,在每块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外端面、沿其外沿四周均设有一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合围后形成一个与端面模板(2)、坡面模板(1)侧面齐平的连接框,相邻两个端面模板(2)之间、坡面模板(1)之间均通过一紧固组件贯穿两侧模板的连接板(8)后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各个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外侧还间隔设有多个横向背楞(6)和纵向背楞(7),所述横向背楞(6)和纵向背楞(7)置于连接框内,且左右两端两端分别与连接框两相对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支架(9)还包括一加固斜杆(93),所述加固斜杆(93)置于连接横杆(91)下,所述立杆(92)的下端伸出连接横杆(91)外,并与加固斜杆(93)的外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支架(9)通过一紧固件穿过连接横杆(91)、加固斜杆(93)和纵向背楞(7)后固定在模板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10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农药残留检测装置
- 下一篇:移动制冷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