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熔融液的液位检测装置及熔化炉液位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9523.3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4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强;韩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陈美丽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熔融 检测 装置 熔化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液位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熔融液的液位检测装置,包括转动机构、升降机构、测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转动机构上并由转动机构带动水平移动,所述测位机构设于升降机构上并由升降机构带动竖向移动,所述测位机构包括两根导电探针、拨渣板,所述导电探针、拨渣板分别向下延伸,两导电探针的底端平齐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导电探针的底端位置高于拨渣板底边位置,所述导电探针内通有检测电流,两根导电探针接触金属熔融液将形成电流回路以识别液位高度,通过多个自由度的机构来控制测位机构运动,灵活性更好,先拨渣后测量使得测量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位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熔融液的液位检测装置及熔化炉液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位检测是由人工拿钢尺去测量炉内液面高度,获得所测数据后,再往炉内放金属液,再进行检测。通过两次测量获得炉内液面高度差,从而得知炉内新增金属液的体积,根据所需合金液的成分再往炉内投放相对应比例的其它金属,由于现场温度高,环境较为恶劣,在炉口旁工作存在安全隐患,通过人工测量的数据误差大;
在往炉内放金属液过程中,金属液的表面会形成一层浮渣,浮渣容易残留在检测装置上,影响检测装置的使用,且在每次人工检测高度时,需要手动拨去浮渣,影响工作效率;
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在检测液位的时候可以撇开金属渣的同时可以对金属液液面进行检测的自动液位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熔融液的液位检测装置及熔化炉液位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熔融液的液位检测装置,包括转动机构、升降机构、测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转动机构上并由转动机构带动水平移动,所述测位机构设于升降机构上并由升降机构带动竖向移动,所述测位机构包括两根导电探针、拨渣板,所述导电探针、拨渣板分别向下延伸,两导电探针的底端平齐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导电探针的底端位置高于拨渣板底边位置,所述导电探针内通有检测电流,两根导电探针接触金属熔融液将形成电流回路以识别液位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转动机构连接并可相对转动机构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与第一升降组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升降组件上下移动,所述测位机构设于第二升降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主动臂、两固定座,所述两固定座分别设于主动臂的顶端与底端,所述主动臂一侧设有滑轨且可在滑轨上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链条、主动臂链轮、第一张紧链轮、第二张紧链轮,所述主动臂链轮与设于主动臂一侧的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张紧链轮、第二张紧链轮分别设于主动臂链轮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链条依次与第一张紧链轮外侧、主动臂链轮内侧、第二张紧链轮外侧啮合连接,且第一链条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固定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主动臂链轮转动可驱动主动臂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从动臂、滑块、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从动臂通过滑块与主动臂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臂顶端与底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链条、第一从动臂链轮、第二从动臂链轮,所述第一从动臂链轮设于顶端的安装座上,第二从动臂链轮设于底端的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电机设于从动臂顶端,所述第一从动臂链轮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环绕连接第一从动臂链轮与第二从动臂链轮,驱动从动臂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臂上还设有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所述两导电探针设于第一支座上,所述从动臂上还设有沿底部延伸的固定板,所述第二支座设于固定板上,所述拨渣板设于第二支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测位机构还包括绝缘套,所述导电探针分别套设着绝缘套且所述两导电探针分别分布在拨渣板的两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条轨道、移动底板,所述两条轨道平行设置于底座顶部,移动底板架设于轨道上,所述转动机构设于移动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微柏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