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秀珍菇食用菌培育与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8346.7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5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平;蔡建兴;林炎文;黄贤焦;杨建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 地址: | 3636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秀珍菇 食用菌 培育 栽培 方法 | ||
一种秀珍菇食用菌培育与栽培方法,包括(1)菌种制备;(2)母种制作;(3)原种培养;(4)生产栽培种;(5)出菇管理5个主要步骤。本申请分别采用母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对秀珍菇提供营养,并结合秀珍菇培植环境的合理控制,有效促进了秀珍菇的长势以及产量,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通过棉籽壳、核桃壳粉、油茶渣起主要营养作用;麸皮、油菜秸秆粉、菜籽饼、稻谷糠、用来调节培养料的碳氮比,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蔗糖提供能量来源;石灰主要作用是防止杂菌的污染;石膏粉用来补充营养;通过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保证秀珍菇母种及栽培种能够在适合的环境中生长,让其获得适宜的环境而具备较快的长势,进而提高秀珍菇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秀珍菇食用菌培育与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秀珍菇,学名环柄香菇,原产于印度南部查摩省。1974年由菌物学家Jandiaik.C.L驯化成功,20世纪90年代从台湾地区引进至大陆地区。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秀珍菇这个名称来源于台湾地区,是商业味比较浓厚的的一种凤尾菇。它不同于普通的凤尾菇,其菇体姣小,柄长5-6厘米,盖直径3厘米,所以称秀珍。秀珍菇因外形悦目、鲜嫩清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获食客好评。秀珍菇的营养价值相当于牛奶。鲜菇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较多,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
现有的秀珍菇通常因为营养搭配不合理以及环境控制因素,造成秀珍菇长势受到影响,产量较低。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秀珍菇食用菌培育与栽培方法,通过对秀珍菇的栽培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尤其对其营养成分及环境进行合理控制,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秀珍菇培养质量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秀珍菇食用菌培育与栽培方法,通过对秀珍菇的栽培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尤其对其营养成分及环境进行合理控制,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秀珍菇培养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秀珍菇食用菌培育与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制备:首先,按照质量份数为马铃薯20-30份、葡萄糖2-3份、蛋白胨1-2份、水100-300份、琼脂粉3-5份、碎木屑15-20 份、稻谷糠10-15份、大豆饼5-10份、菜籽饼3-5份,以及碎秸秆 5-10份;将马铃薯去皮后,用量杯量取规定质量份数的水倒入锅中,用刀将马铃薯切成片加入锅中,用温火煮沸,煮至用筷子轻轻一插,即可插入;再用多层纱布过滤煮好的马铃薯液,最后加入称好的葡萄糖、蛋白胨、琼脂粉、碎木屑、稻谷糠、大豆饼、菜籽饼以及碎秸秆,边加热边搅拌30-60分钟,发酵后形成母种培养基;其次,培养基准备好之后,将其分装到灭菌的试管内部,每10根试管捆绑成一排,试管容量为10ml-20ml,每根试管分装的培养基占据试管容量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培养基分装好之后立刻用棉塞堵住试管口,进行二次灭菌;再次,通过木棍支撑试管的方式制作倾斜角度为30°-40°的斜面,以扩大接种面积;
(2)母种制作:选取长势相对较好的秀珍菇以及刀具提前消毒,在相对湿度为30%-50%的无菌环境中将秀珍菇切成小块,装入试管内部之后,再次将棉塞堵住试管口;将装有秀珍菇的试管放入温度为 20-30℃的培养箱中培养5-7天,获得秀珍菇母种;
(3)原种培养:选取培养好的母种装入灭菌处理的培养袋中,移入无菌接种室继续培养;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4.5-25℃范围内,培养4天以后,将培养室内温度降至22-2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且湿度控制在60%-68%范围内;在此基础上连续培养30-32天,待菌丝长满培养袋之后,将其移入栽培室进行栽培;
(4)生产栽培种:将长满菌丝的培养袋移置到栽培室中栽培,此时在培养袋中加入栽培种培养基;栽培室内灭菌且保持通风,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范围内,温度控制在19-2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8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电刺激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紫皮石斛育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