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6389.1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速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G06F21/32;G06F16/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同丰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基于 联网 技术 物品 防伪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包括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用户终端、厂家后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写器将物品防伪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所述RFID电子标签为独立存在、贴附于物品表面或结合于物品之上,所述RFID读写器根据密钥算法为每一个RFID电子标签设定不同的访问密码,防止有人企图修改标签内部的数据,所述RFID读写器还将所述物品防伪信息通过互联网提交到厂家后台管理系统上并存储;
所述厂家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查询模块、登录模块、记录模块、厂家管理端,用户终端获取物品防伪信息后,通过登录模块登录厂家后台管理系统,并通过查询模块与存储于存储模块中的物品防伪信息进行比对,判断物品的真伪,并把结果反馈给客户端,同时通过记录模块记录物品的查询次数,根据所述记录模块判断所述物品防伪信息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来判断是否存在假货风险并将结果发送给厂家管理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厂家后台管理系统还包括标签原始位置存储模块和标签贴合位置判断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原始位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产品贴上RFID电子标签后的图像,称该图像为原始位置图像;所述贴合位置判断模块用于对拍摄的RFID电子标签图片进行识别后将在标签原始位置存储模块内寻找对应的原始位置图像,然后通过贴合位置判断模块判断位置是否和原始位置图像相同,若相同,则初步判定为真产品,若不相同,则判断该产品为假冒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防伪信息为文字、数字、符号、图像或各种的组合,所述用户终端为安装有NFC或2.45GHz射频识别系统的手机或平板电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模块还包括每次查询所述物品防伪信息的时间,当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时,判断所述多次异地查询是否在预定时间段内,当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存在多次异地查询,则判断存在假货风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模块包括用户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读取RFID标签中的物品防伪信息后,利用同时获取的互联网厂家后台管理系统链接地址或链接地址代码,登陆厂家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查询比对并显示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用户验证产品真伪后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并生成用户定位信息发送给厂家后台管理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品防伪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厂家管理端包括指纹登录密码和人脸识别登录密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速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速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63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弓型板力矩限制器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胶囊一体化成型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