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重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24504.1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成;林云志;夏建勇;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G06N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任少瑞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电网重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重构运行参数获取参数种群;根据预设的第一更新策略对参数种群中第一子种群各粒子的粒子速度和粒子位置进行更新,并计算每次更新各粒子的适应度值。在各粒子适应度值中选择满足预设适应度条件的粒子作为第一粒子;将第一粒子迁入第二子种群作为第二粒子,并根据预设的第二更新策略,对第二粒子的粒子速度和粒子位置进行更新,计算每次更新各第二粒子对应的适应度值,在各第二粒子中选择满足预设适应度条件的粒子作为第三粒子;当第三粒子满足预设目标粒子评价指标时,控制配电网按照第三粒子中运行参数数据重构配电网。采用该方法使配电网电压稳定且减少线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网重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由配电电气元件、负荷及连接线路组成的辐射状拓扑结构网络,是电力系统中最为复杂的部分。配电网的重构可以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效率。当配电网中负荷需求增加时,电力系统必须通过配电网重构保证在所有母线上维持较高的电压水平,即维持配电网网侧的电压稳定性,进而保证供电效率。此外,目前的配电网中还接入了大量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导致配电网系统中负荷消耗电力的预测难度加大,增加了配电网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配电网重构的难度。
传统的方法中采用元启发式方法(如:蚁群算法(ACO)、粒子群算法(PSO)、遗传算法(GA)等)实现配电网重构,然而,传统方法在确定配电网重构方案时,算法的收敛性差、计算时间长,导致配电网电压稳定性较差且有功功率损耗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配电网重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配电网重构所需的运行参数获取预设的参数种群,所述参数种群包含多个子种群,所述参数种群中的每个粒子包含一组配电网重构的运行参数;
根据预设的第一更新策略,对所述参数种群中第一子种群的各粒子的粒子速度和粒子位置进行更新,并计算每次更新的所述第一子种群中各粒子对应的适应度值,在各粒子的适应度值中选择满足预设适应度条件的粒子作为第一粒子;
将所述第一粒子迁入第二子种群,作为第二子种群中的第二粒子,并根据预设的第二更新策略,对所述第二粒子的粒子速度和粒子位置进行更新,并计算每次更新的各所述第二粒子对应的适应度值,在各所述第二粒子的适应度值中选择满足预设适应度条件的粒子作为第三粒子;
当所述第三粒子满足预设的目标粒子评价指标时,则控制配电网按照所述第三粒子中包含的运行参数数据对配电网进行重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参数种群还包括第三子种群,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粒子和所述第三粒子迁入第三子种群,作为第三子种群中的第四粒子,并根据预设的交叉变异算法,在各所述第四粒子间进行交叉变异;
计算交叉变异后的各所述第四粒子对应的适应度值,在各所述第四粒子的适应度值中选择满足预设适应度条件的粒子作为第五粒子;
当所述第五粒子满足预设的目标粒子评价指标时,则控制配电网按照所述第五粒子中包含的运行参数数据对配电网进行重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预设的第一更新策略,对所述参数种群中第一子种群的各粒子的粒子速度和粒子位置进行更新,包括:
根据预设的惯量权重衰减系数、第一最大惯量权重因子、第一最小惯量权重因子、最大迭代次数及当前迭代次数,得到前一时刻第一惯量权重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大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4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