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害虫识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24441.X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田;王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格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02;A01M1/22;G06K9/62;G06V10/7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田黎绒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中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害虫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害虫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前端信息采集终端、物联网网关、后端云平台和设置在后端云平台内的图像分类识别模型,前端采集终端和物联网网关信号连接,物联网网关和后端云平台信号连接,前端信息采集终端包括若干智能捕虫灯和环境信息采集器,本发明通过智能捕虫灯自行进行捕虫并进行害虫识别,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捕捉,并且从始至终进行人工识别,人力成本浪费巨大,识别准确度低,识别效率低且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到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害虫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以及森林养护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农药多对某一虫态虫龄的害虫效果最高,因而预警害虫对应虫态的发生期,作为重要的预报内容,是防治害虫的关键。例如,在田间调查时,通常在田间抓取各虫态、虫龄的害虫后,在室内进行人工分龄和分级,结合各虫态(龄)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历期,计算预报害虫的防治适期,或解剖雌成虫卵巢发育级别,判断卵巢发育情况,可用于迁飞性害虫虫源性质的判断。由于现有技术主要是依赖人工对害虫的虫态进行识别,而且手动进行捕捉,识别准确度以及效率极低,人为进行捕捉,人力成本巨大,并且人为因素干扰大,影响预估的防治适期或虫源判断的准确性。另外,从始至终进行人工识别,对调查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无法在当地配备合适的人员进行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害虫识别通过人工捕捉,并且从始至终进行人工识别,人力成本浪费巨大,识别准确度低,识别效率低且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害虫识别系统,包括前端信息采集终端、物联网网关、后端云平台和设置在后端云平台内的图像分类识别模型,所述前端采集终端和物联网网关信号连接,所述物联网网关和后端云平台信号连接,所述前端信息采集终端包括若干智能捕虫灯和环境信息采集器;
所述智能捕虫灯包括太阳能板、光敏感应器、灯罩、固接在灯罩内壁的透明灯座、设在灯座顶面的灯泡、设在灯泡一侧的电流感应器和螺纹连接在灯罩下端的接虫室和单片机控制器,灯座底面设有昆虫电磁吸附装置,昆虫电磁吸附装置包括铁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和固接在铁芯自由端的电栅栏,电栅栏上滑动连接有可与电栅栏磁性相吸的刮板,灯座底面朝向电栅栏倾斜设有无线摄像头,无线摄像头和物联网网关信号连接灯罩内壁还固接有挡板,挡板位于昆虫电磁吸附装置下方,挡板上开设有可容昆虫尸体通过的开口,电栅栏的自由端位于开口内,开口的直径小于刮板的外径,灯罩顶部设有吊环,灯罩上设有若干容昆虫进来的引虫孔,所述引虫孔周向均布在位于灯座和挡板之间的灯罩上,太阳能板电连接光敏感应器、电流感应器、线圈、无线摄像头、单片机控制器和灯泡,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信号连接物联网网关;
所述环境信息采集器包括GPS定位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光照采集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光照采集模块均信号连接物联网网关;
所述物联网网关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前端信息采集终端所采集的图像和环境信息,所述数据发送模块转发前端信息采集终端所采集的图像和环境信息给后端云平台。
所述后端云平台包括图像分类识别模型,所述图像分类识别模型对前端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带环境信息标注的昆虫图像进行分类和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格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格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44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带钢的高效打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往返式智能高效压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