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生产用原料酸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24024.5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国强 |
| 主分类号: | C03C1/02 | 分类号: | C03C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生产 原料 酸洗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玻璃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生产用原料酸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料,将所需酸洗的原料由送料机送入酸洗罐内,将罐口密封;S2,加热,通入热蒸汽对酸洗罐进行加热,加热至60℃‑100℃后持续保温;S3,投入酸液,向酸洗罐内注入适量酸液,酸液上方液面刚好没过出酸管的管口;S4,酸洗提纯,打开循环泵使酸液在酸洗罐和回流罐内循环回流6‑8h;S5,排出酸液,将酸洗罐内的酸液排出至酸液回收储存槽内;S6,冲洗出料,酸洗罐冷却后,使用清水冲洗原料2‑3次后卸料。本发明可通过酸洗液在酸洗罐内循环流动,保证酸洗液与原料表面充分接触反应,酸洗液与原料颗粒可均匀接触,加快了酸洗液与杂质的反应速度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生产用原料酸洗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的制造生产中,石英砂是重要的矿物原料,石英砂矿物原料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金属杂质,在生产时,需要将石英砂中的杂质去除,以保证玻璃产品的质量。
现有的酸洗罐在进行酸洗时,酸液难以与石英砂颗粒均匀接触,其杂质也就很难与酸液充分接触而难被溶除,其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证;部分采用电机搅拌的方式,使石英砂表面与酸液充分接触反应,虽解决了酸液与石英砂颗粒接触的均匀性和增加酸液与杂质的反应速度问题,但由于石英砂原料为不规则的多棱边颗粒,且硬度较大,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棒极易磨损,反而会增加酸洗罐内的杂质造成二次污染,由此,传统的酸洗罐难以保证石英砂原料的酸洗效果,且酸洗效率较低。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玻璃生产用原料酸洗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酸洗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除杂效果好且效率高的玻璃生产用原料酸洗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生产用原料酸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进料,将所需酸洗的原料由送料机送入酸洗罐内,将罐口密封;
S2,加热,通入热蒸汽对酸洗罐进行加热,加热至60℃-100℃后持续保温;
S3,投入酸液,向酸洗罐内注入适量酸液,酸液上方液面刚好没过出酸管的管口,酸洗液的组成成分为:盐酸10~15wt%;氢氟酸3~8wt%;硝酸5~10wt%;
S4,酸洗提纯,打开循环泵使酸液在酸洗罐和回流罐内循环回流6-8h,使酸液与原料中的杂质发生充分化学反应,将原料表层和浅层的杂质分离出来;
S5,排出酸液,酸液除杂完成后,将酸洗罐内的酸液排出至酸液回收储存槽内;
S6,冲洗出料,酸洗罐冷却后,使用清水冲洗原料2-3次后卸料,制得提纯的原料;
上述玻璃酸洗过程中还涉及了一种酸洗设备,所述酸洗设备包括酸洗罐、回流罐、送料机和酸液回收储存槽,所述送料机安装在酸洗罐的顶面,所述酸洗罐通过进酸管、出酸管与回流罐连通,所述进酸管的进口端设置在酸洗罐的底部,所述出酸管的出口端设置在酸洗罐的上端部,所述进酸管上安装有循环泵,所述酸液回收储存槽与酸洗罐连通;
所述酸洗罐呈倾斜设置且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酸洗罐内设置有多块等距排列的挡流板,多块所述挡流板分别安装在酸洗罐的内顶面和内底面并交错排布;
所述回流罐内设有过滤层和吸附层,所述过滤层由青石子堆积而成,所述吸附层由活性炭纤维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挡流板由耐腐蚀材料制成,且所述挡流板的侧壁上等距安装有多块阻流片,所述阻流片与酸洗罐的轴线方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酸洗罐内设有多个清洗球,所述清洗球由可形变材料制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玻璃生产用原料酸洗方法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国强,未经赖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4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