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及其检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3217.9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兴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空动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6Q50/26;G06K9/6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师自春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票务闸机 自动 检验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及其检验方法,涉及闸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票务闸机安全性能以及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所述车票采集模块和身份证采集模块均设置有身份验证系统,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的内部设置有指纹验证系统,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内部设置有人脸验证系统,摄像头模块作为人脸识别的录入终端,便于对进行人脸验证的乘客进行图像采集、对比以及匹配;指纹采集模块为指纹识别的录入终端,在未触发身份验证系统时,指纹采集模块为关闭状态,乘客身份证、车票以及人脸识别通过即可放行,触发身份验证系统时,则需要额外对乘客指纹进行识别,确保整体的三重验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及其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闸机,又称AFC,是一种通道管理设备,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管理当中,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轨道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因此形成了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闸机的范围较为广泛,只要是用于管理人流出入且能满足一次只通行一人的设备都可以视为广义的闸机。
但是,现有的票务闸机安全性能较差,对于身份识别的方式较为传统,且灵活性较差,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闸机本体的漏洞通过闸机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在特定时期进行严密安全检查时,乘客往往因身份证或者车票遗失而导致不能及时跟车的情况,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及其检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及其检验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票务闸机安全性能以及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及其检验方法,包括第一机体,所述第一机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一侧均安装有闸机门,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身份证采集模块,所述身份证采集模块的上端安装有车票采集模块,所述车票采集模块和身份证采集模块均设置有身份验证系统,且身份验证系统与车票采集模块和身份证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机体前端的上方安装有指纹采集模块,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的内部设置有指纹验证系统,且指纹采集模块与指纹验证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机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上方安装有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内部设置有人脸验证系统,且摄像头模块与人脸验证系统电性连接;
其中,摄像头模块作为人脸识别的录入终端,便于对进行人脸验证的乘客进行图像采集、对比以及匹配;
指纹采集模块为指纹识别的录入终端,在未触发身份验证系统时,指纹采集模块为关闭状态,乘客身份证、车票以及人脸识别通过即可放行,触发身份验证系统时,则需要额外对乘客指纹进行识别,确保整体的三重验证;
身份证采集模块和车票采集模块主要用于对乘客的车票信息进行核实,确保乘客信息与车票信息保持一致;
中央处理器,其安装于第一机体的内部,且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人脸验证系统、指纹验证系统、以及身份验证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身份验证系统包括输入模块、验证码后台以及用户终端,所述身份验证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其中,输入模块能够对车票采集模块以及身份证采集模块的信息进行验证处理,当两者验证通过,只需完成人脸识别,即可实现通过;
当乘客遗忘身份证或者车票之一以及身份证或者车票之一无法识别时,验证码后台会给乘客用户终端发送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后,系统自动确认车票绑定手机号是否为验证手机,完成验证后,完成单项验证,乘客需完成指纹验证即可通行。
优选的,所述指纹验证系统包括心率传感器和公安指纹数据库,所述心率传感器与指纹采集模块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空动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空动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3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多波束射频前端的实现方式
- 下一篇:一种进行信息溯源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