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及其检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3217.9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兴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空动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6Q50/26;G06K9/6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师自春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票务闸机 自动 检验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包括第一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机体(2),所述第一机体(1)与第二机体(2)的一侧均安装有闸机门(3),所述第一机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身份证采集模块(8),所述身份证采集模块(8)的上端安装有车票采集模块(7),所述车票采集模块(7)和身份证采集模块(8)均设置有身份验证系统,且身份验证系统与车票采集模块(7)和身份证采集模块(8)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机体(1)前端的上方安装有指纹采集模块(6),所述指纹采集模块(6)的内部设置有指纹验证系统,且指纹采集模块(6)与指纹验证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机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器(4),所述显示器(4)的上方安装有摄像头模块(5),所述摄像头模块(5)的内部设置有人脸验证系统,且摄像头模块(5)与人脸验证系统电性连接;
其中,摄像头模块(5)作为人脸识别的录入终端,便于对进行人脸验证的乘客进行图像采集、对比以及匹配;
指纹采集模块(6)为指纹识别的录入终端,在未触发身份验证系统时,指纹采集模块(6)为关闭状态,乘客身份证、车票以及人脸识别通过即可放行,触发身份验证系统时,则需要额外对乘客指纹进行识别,确保整体的三重验证;
身份证采集模块(8)和车票采集模块(7)主要用于对乘客的车票信息进行核实,确保乘客信息与车票信息保持一致;
中央处理器,其安装于第一机体(1)的内部,且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人脸验证系统、指纹验证系统、以及身份验证系统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系统包括输入模块、验证码后台以及用户终端,所述身份验证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其中,输入模块能够对车票采集模块(7)以及身份证采集模块(8)的信息进行验证处理,当两者验证通过,只需完成人脸识别,即可实现通过;
当乘客遗忘身份证或者车票之一以及身份证或者车票之一无法识别时,验证码后台会给乘客用户终端发送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后,系统自动确认车票绑定手机号是否为验证手机,完成验证后,完成单项验证,乘客需完成指纹验证即可通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验证系统包括心率传感器和公安指纹数据库,所述心率传感器与指纹采集模块(6)电性连接。
其中,心率传感器能够识别触摸在指纹采集模块(6)上方的物体具体为人类手指或者其他人造硅胶;
指纹采集模块(6)采集用户指纹数据后,进行指纹图像处理,提取这些指纹的特征,在提取特征后与公安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比对,最后完成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验证系统包括人脸大数据库、LBP、Gabor、公安信息系统以及报警模块,所述人脸大数据库与LBP、Gabor双向电性连接,摄像头模块(5)、公安信息系统和报警模块电性连接。
其中,摄像头模块(5)能够对采集的人脸进行图像预处理,从而提取人体面部特征;
Gabor是基于Gabor小波和非线性算法的人脸识别系统,而LBP为线性反投影算法,能够配合Gabor对特征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在识别过程中形成深度学习,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公安信息系统在对比时将信息进行导入对比,能够对公共安全进行排查,以提高社会安全性,同时与报警模块相配合,迅速调配警察出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灾害防控中心,且灾害防控中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其中,灾害防控中心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后,自动对中央处理发送信号,令道闸控制模块强制开启,便于人们快速撤离建筑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票务闸机自动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门(3)的输入端安装有道闸控制模块,且道闸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器与电性连接;
其中,道闸控制模块能够对闸机门(3)进行开关控制,便于中央处理器进行协调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空动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空动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32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多波束射频前端的实现方式
- 下一篇:一种进行信息溯源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