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弹簧双向弹片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21476.8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冯赞;王成;朱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兆能精密弹簧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3/36 | 分类号: | B21D53/36;B21D35/00;B21D37/10;B21D11/10;B21D11/22;B21D43/28;B21D43/05;B21D43/02;B21D4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弹簧 双向 弹片 成型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弹簧双向弹片成型设备,包括冲切机构和成型机构;冲切机构用于在板线材上冲切多个依次连接的预制品,冲切机构包括互相配合的冲切上模与冲切下模,冲切上模上安装有与预制品形状匹配的冲切镶件;成型机构用于成型弹片,成型机构包括基座、成型座和成型刀组件,成型座安装于基座上,成型座包括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第一成型部用于折弯预制品的卡爪,第二成型部可支撑后一预制品的卡爪且设有供第二成型刀上下活动的成型空腔,第二弹臂可移动至成型空腔的上方;成型刀组件可向上弯折第一弹臂,向下弯折第二弹臂。本发明的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弹簧双向弹片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弹片常用于机械零件的柔性连接和需要重复拆装的工况中,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双向弹片,其包括框架110、第一弹臂120和第二弹臂130,框架110包括两条向左下方延伸的卡爪111,卡爪111的端部设有下钩的钩状体112;两条卡爪111之间由连接片113连接,连接片113的左端倾斜地上翻,第一弹臂120和第二弹臂130的根部均与连接片113连接,且第一弹臂120和第二弹臂130的自由端分别向左上方和右下方延伸,第一弹臂120与第二弹臂130均弯折成拱形结构。
上述双向弹片的加工成型方法,通常是一块在薄板上先冲切出若干镂空孔,然后将薄板按弹片的形状剪切分割成半成品,再将半成品运输至冲压模具内冲压成型,这种加工方法工序冗繁,加工效率低,且需要多次定位工件,造成定位误差累积,降低了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弹簧双向弹片成型设备,以解决双向弹片的加工效率低和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弹簧双向弹片的成型方法,从根本上取代现有的双向弹片成型工艺,以解决双向弹片的加工效率低和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弹簧双向弹片成型设备,包括冲切机构和成型机构;
所述冲切机构用于在板线材上冲切多个依次连接的预制品,所述预制品包括第一弹臂、第二弹臂和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根向左侧延伸的卡爪和位于两卡爪之间的连接片,所述第一弹臂与第二弹臂的根部均连接所述连接片,且第一弹臂的自由端向左侧延伸,第二弹臂的自由端向右侧延伸;所述冲切机构包括互相配合的冲切上模与冲切下模,所述冲切上模上安装有与预制品形状匹配的冲切镶件;
所述成型机构用于成型弹片,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基座、成型座和成型刀组件,所述成型刀组件包括第一成型刀、第二成型刀和第四成型刀;所述成型座安装于基座上,所述成型座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一成型部用于折弯预制品的卡爪,所述第二成型部可支撑后一预制品的卡爪且设有供第二成型刀上下活动的成型空腔,第二弹臂可移动至所述成型空腔的上方;所述成型刀组件可向上侧弯折第一弹臂,向下侧折弯第二弹臂。
进一步的,第一成型刀和第二成型刀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成型刀的底端面设有用于折弯第一弹臂的内凹的第一成型壁;所述第二成型刀可在成型空腔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成型刀的顶端面设有与第二弹臂适配的内凹的第二成型壁、以及用于折弯第一弹臂的根部的凸起的第三成型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成型刀的顶端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所述第一成型刀的底端面可贴合第二成型刀的顶端面而向上折弯预制品的连接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成型刀内沿竖直方向设有顶部敞口的镶件腔,所述镶件腔内固定安装凹模镶件,所述凹模镶件的顶面内凹于所述镶件腔而形成第二成型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成型刀的底部左侧设有向下凸起的切料部,所述成型座上设有与切料部配合的切料腔,所述切料部可将成型好的弹片从板线材上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兆能精密弹簧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兆能精密弹簧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4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