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21240.4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前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精毅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G01R1/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聪聪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电流 高速 信号 测试 探针 连接器 | ||
1.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弹性部、联结部、第二弹性部和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端具有可与被测对象物的接触端子相匹配的第一触点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可在受力时沿着探针的轴向方向上变形,包括配置于所述轴向方向的同一侧的第一直线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直线部;
所述第一直线部沿与所述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部沿与所述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且一端与所述联结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呈类C形结构,其一端部与第一直线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二直线部连接;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弯曲部沿轴向方向上的最大内径;
所述第一弯曲部呈圆形,该第一弯曲部的外径与第一直线部或第二直线部沿垂直于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定值,且第一弯曲部的外径与所述定值的比值为1:40~1:2;或者,
所述第一弯曲部呈椭圆形,该第一弯曲部沿垂直于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一最大外径与第一直线部或第二直线部沿垂直于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定值;
当该第一弯曲部沿轴向方向上的第二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最大外径时,该第一最大外径与所述定值的比值为1:30~1:2;
当该第一弯曲部沿轴向方向上的第二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最大外径时,该第一最大外径与所述定值的比值为1:20~1:2;
所述联结部用于连接第二直线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从联结部的端部沿轴向方向上弯曲延伸,可在受力时沿着探针的轴向方向上伸缩;所述第二接触部配置于第二弹性部的另一端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触点部;
所述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有效导通宽度均小于第一接触部的最小宽度以及联结部的最小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沿垂直于轴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第二弹性部的一侧的凸出的第二触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宽度与探针沿垂直于所述轴向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比值为1:300~1: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厚度为0.1~5mm,所述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有效导通面积分别为0.01~90m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最大宽度为2~30mm,
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宽度为0.1~6mm,或者,所述第一弹性部由间隔设置的多个带状弹性片构成,每个所述带状弹性片的宽度为0.05~3mm,相邻两个带状弹性片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06~1.5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还包括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
第一弯曲部的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二弯曲部与第一直线部连接,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三弯曲部与第二直线部连接;第二弯曲部、第一弯曲部、第三弯曲部的曲率中心依次交替配置于第一弹性部的不同侧;
所述第二弯曲部、第三弯曲部中的多个间隙的宽度沿远离各自的曲率中心的方向依次递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沿与所述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且与第一弹性部相对于第一接触部配置在同一侧,该第二限位部在探针被收纳于壳体内部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触以对探针进行固定并防止第一接触部沿垂直于轴向方向上倾斜。
8.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探针以及收纳所述探针的壳体,该探针以其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突出于所述壳体表面的状态收纳于壳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精毅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精毅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12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